以美食之名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對“喫”很感興趣的人,但現在對美食的興趣好像越來越大了。

由於天性和成長環境的原因,我從小就對“喫”沒有太多的興趣。份量充足、營養豐富就是我對食物的全部要求,只要能喫飽我就覺得不錯了,至於喫的什麼,口味好不好根本就無暇顧及,也無足輕重,所以看着那些要排老長的隊才能喫上一頓的餐館,除非朋友邀請,否則我是從來不會去主動排隊的,也絕對不會去什麼網紅餐館打卡之類的,一來覺得沒這個必要,二來也沒有這個習慣。家裏人倒是有喜歡喫也喜歡做的,不過我很難理解到他們對於美食的熱衷和快樂。一句話概括,就是我“不太能感受到美食的樂趣”,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我可以把很多人看起來毫無食慾的健身餐喫得津津有味,並長期持續。

但是現在,每天中餐和晚餐的時候我都要找些“配飯視頻”來看,並且一定要是那種關於美食的主題,做菜的或者聊做菜的片子,比如最近正在看的美食博主“美食米阿米”和美食節目《風味實驗室》。就算喫不到,但看着別人聊的口若懸河喫的津津有味的樣子,也覺得是一種享受。

記得以前《舌尖上的中國》剛出來的時候,連續追着看了至少兩遍,那畫面和音效,做的真是好啊,難怪在喫貨遍地的國家都能好評如潮。尤其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不記得是第一季還是第二季中有個片段,講述富士康幾萬員工在工廠大食堂喫飯的情景,竟然看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事後想想都覺得搞笑。因爲在那一刻,我忽然看到了時代變遷和人的命運之類的東西。後來就開始關注製作人陳曉卿了,看了他參加的一些談話節目,看了他的書,也看過一兩個他的訪談。以後還準備看看梁實秋、汪曾祺的書,據說他們寫“喫”的文字也都是入木三分,別具一格。我就想知道,在這些會喫的人眼裏,關於美食,還有哪些我不知道的有趣的事情。

從“毫無興趣”到“興致盎然”,我自己也說不清何以會發生這樣的轉變,但是我忽然意識到,這好像是我的第一個“不用深度參與就能體會到其中樂趣”的興趣。比如健身,我是真的有認真訓練,比如閱讀,我是真的在一本一本的讀,所以我能感受到樂趣不足爲怪,但是對於美食,我並沒有一家一家高分餐館去打卡,也沒有一個一個菜譜拿回來仔細琢磨,僅憑看看視頻就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與滿足,對我來說,這也算一種難得的體驗。

並且當我看着這些美食達人聊美食的時候,我發現跟天文學家聊宇宙、藝術家聊藝術的感覺完全一樣,我忽然意識到,任何技藝只要你鑽研的足夠深入,最後到達了“道”的層面,最終在境界的追求上都是殊途同歸。

不管是美食家還是科學家、藝術家,我喜歡他們這種對於自身興趣的深情和熱愛,我相信只要內心還保有這種熱愛,不管到了多大年紀,他都依然會是個有趣的人。並且向來在我的眼裏,“有趣”都是對一個年過40歲的人的最高評價,也許沒有之一。希望我自己到時也能做到,以美食之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