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婦女節”:奇怪!這一屆女性,咋沒那麼好忽悠了?

第【371】篇個人原創。

感恩關注,歡迎轉發。

今天是3月8日,首先祝天下所有女性“婦女節快樂”!

爲寫這篇文章,我還專門查了婦女節的來歷。原來婦女節全名“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爲了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國際性節日。

1921年,爲了紀念俄國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通過決議將每年3月8日定爲“國際婦女節”。這就是婦女節的起源。

同時它也是女性爭取自己正當權利的紀念日,這一點直到今天依然意義重大。因爲直到今天,無論社會上“男女平等”的口號喊得有多響亮,現代社會依然是一個事實上的男權社會,這一點就連我們這些男性都無法否認。

所以纔有2015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帕特麗夏·阿奎特,在那屆頒獎典禮上公開呼籲男女演員應該同工同酬的事情發生,並引得臺下所有女演員們的振臂歡呼和掌聲雷動。

日常社會中女性需要面對的各種顯性或隱性歧視就更多了。單拿職場女性舉例,就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婚育歧視……不一而足。身爲男性,我很難對女性的種種不平遭遇完全感同身受,因此我覺得在婦女節重申婦女節的意義這件事情意義重大。

我猜也許要等到未來某一天,當“婦女節”不再作爲一個單獨節日,女性不需要僅僅因爲性別而專門慶祝的時候,或許就真正實現男女平等了。

今天,婦女們爲自己的節日慶祝是理所當然的,但同時也要小心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這個節日的利用。比如不知從何時起,我就常常看到在這一天,許多精明的商家都打出了“女神節”“女王節”的旗號來宣揚產品。

我不知道廣大女性們對此感受如何,反正我總覺得這頂帽子似乎戴得有點過高了,也未必符合女性的心意——當然也肯定會有人喜歡。

在我看來,“婦女”這個詞語本身就很好了,既客觀又接地氣,爲什麼非要吹捧到“神”或“王”的高位?難道是嫌做人還不夠,非要上天?僅就文字層面,“婦女”也並不比“女神”“女王”更低級啊,後者散發出一股子腐朽的封建味道。

深想一層才發現,原來這不過是消費社會里商家們慣用的營銷手段。你都是“神”是“王”了,還捨不得兜裏這點錢嗎?吹得那麼高,最終還不是爲了掏空女性的錢包,爲“她經濟”出錢又出力嗎?

貌似爲節日而慶祝,實則爲賣貨而捧殺。滿嘴“甜言蜜語”,卻依然無法掩蓋想從女性手裏掏錢的事實。至於消費狂歡之後你要不要連續幾個月喫土負債,他們是不管的。

換個角度看,爲什麼他們不大力吹捧“男神”忽悠男性呢?大概是因爲他們也知道,男性沒那麼容易因爲幾句好聽的就瞬間上頭,要想從相對理性的男性口袋裏掏出錢來可沒那麼容易,所以就算吹捧了也多半是白吹捧,瞎耽誤功夫。現在你知道爲什麼消費的主力軍永遠是女性了。

爲什麼像“婦女”這樣一個明明很樸實的詞彙,最終好像變得那麼不招人待見,甚至多少有點“被污名化”的傾向呢?這後面的語言流變原因有待語言研究者們的考察探究,我無力說明其中緣由。

不過就我作爲個體的觀察,像是過去的“小姐”“老師”、最近的“專家”“乾爹”等詞彙,似乎都有一條相同的意思變化軌跡——原本很正面的詞彙,最後通通變了味道。但無論如何,“婦女”這個詞都不應該受到類似的待遇,否則它將成爲現代婦女運動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失誤和損失。

我也明白,幾千年文明史的桎梏不是說斬斷就能輕易斬斷的,真正的男女平等有賴現在和將來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只是真誠地希望,我們的後代可以生活在事實上的男女平等和沒有性別歧視的世界,而不是僅僅活在這樣的理想之中,雖然這一天從現在看依然遙不可及。

最後,再一次祝天下女性:婦女節快樂!




《如是我聞》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而成的。我和所有人一樣,一半是同謀,一半是受害者。

——波伏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