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對年輕人提出些建議,你都不知道我本名叫“專家”

這是我的第【367】篇個人原創。

感恩關注,歡迎轉發。

我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一個新習慣,就是隻要一看見“專家建議”這幾個字,心裏就會立刻產生一種近乎本能的厭惡與反感,一秒都不會等。就是條件反射那種這人一開口你就知道他準沒憋什麼好屁的感覺。

隨便數數近幾年我在網上看見的各種“專家建議”,包括但不限於:

“建議降低結婚登記年齡至18歲”;“建議延遲退休到65歲”;“建議讓70後80後多生孩子”;“建議年輕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結婚生子”;“建議適當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建議農村人進城買房,開車回農村種地”;“建議不要提高勞動力的工資,低工資是我們的優勢”;“建議低收入羣體可以將閒置房屋租出去,再去跑私家車拉活兒”;“建議年輕人放棄高薪工作,主動去賺錢少的崗位鍛鍊”……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這個名單一直列下去,就算全部用類似言論湊滿這篇文章也毫不困難。

不知道你聽完這些有什麼感覺,反正我就想替所有年輕人問候這些專家一句:年輕人是掘你家祖墳了嗎?要你們這麼處心積慮地建議?我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忽然冒出來這麼多狗屁專家,又從哪兒冒出這麼多爭着搶着要給我提人生建議的人,我不理解。

但我告訴自己還是要試着去理解,哪怕是爲了提高自己的認知範圍和見識人類這個物種的多樣性。

我想站在一個“被建議者”的角度,試着儘量客觀的去理解這幫專家發出這些奇談怪論的原因。

我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這幫人的自以爲是自以爲高明。在高處待得久了,平時奉承話聽得多了,“專家”的高帽子戴習慣了,就自以爲對當下社會有了深刻的洞見和體察,凡事都忍不住要跳出來BB兩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專業領域。好像做了專家就一通百通了,世上就沒有他不知道和不敢講的。“手裏拿把錘子,看什麼都像釘子”,說的就是這類人。

其次我想到了“屁股決定腦袋”和“何不食肉糜”這兩句話。長期高高在上的他們,是沒法也不可能跟佔社會大多數的底層年輕人共情的。即使他們主觀上願意,客觀上也做不到,不然其中某個蠢貨也不可能說出“國內家庭平均總資產300萬很正常,現在誰家沒個50萬現金呢”這種不過腦子的話。

另外,他們中的許多人本身就是某些利益集團的發聲筒,就是爲各種利益羣體代言的提線木偶,滿嘴都是“主義”,背後全是“生意”。所以當聽到還有人連饅頭都沒得啃的時候,他們會睜着貌似無辜的大眼睛問道:怎麼不喝皮蛋瘦肉粥呀?是喫不慣嗎?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有的人上了年紀之後渾身就會散發出的那股無可遏制的“爹味”。這種味道不分男女,就像“油膩”和“大男子主義”並不必然指代男性一樣——雖然客觀比例上的確是男性居多。這種人一旦過了某個年紀,就會忍不住對比他年輕的人指手畫腳,不管別人接不接受,都要一廂情願地對別人的思想和行爲指指點點,還美其名曰“我是爲你好”“我喫過的鹽比你喫過的米多”。

自己的一輩子都稀裏糊塗沒整明白,非要拿那點可憐的人生經驗去指導別人怎麼做人。好像非如此不能在後輩那裏刷到存在感,以證明自己的遠見卓識。對這種人我向來只有一句話:鑰匙十塊錢兩把,您配嗎?

最後一個原因我想必然少不了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爲什麼每次這樣的話題剛一出來就能衝上熱搜?背後難道沒有各路媒體有意無意的引導操控?熟知流量密碼的新媒體人太清楚網友需要什麼樣的內容了,太明白大衆的G點究竟在哪兒了。

所以只要他們稍加撩撥,就足以引發輿論場最新一輪的消費和討論高潮,並由此收穫無數的關注與熱度,甚至金錢。至於喧囂過後的一地雞毛,誰在乎?有這份精力還不如把它放在搜尋下一個言論出格的“專家”身上,不是嗎?

只是可惜了“專家”這樣的漢語詞彙,在僅僅幾年時間裏,就由妥妥的褒義詞變成了它的反面。就像曾經的“菊花”、“綠茶”、“小姐”、“公知”一樣,最終因爲自身污名化而變成了笑話。此情此景,不知道前文這些所謂的“專家”們又作何感想。

我相信德藝雙馨的真專家肯定還是有的,但也難免受到那些冒牌貨的牽連。對於這幫身居高位卻不說人話不知民間疾苦的僞“專家”,我除了舉雙手贊成網友們“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回懟以外,還想額外附贈他們一句“抽菸喝酒燙頭事業代言人”于謙大爺的話:

管好你自己!



《如是我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