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乍看着一文章標題,便要以爲是如學術論文般嚴肅而艱深,但讀下去才發現,魯迅先生實在寫得有理有據,且通俗易懂,嚴謹卻又蘊含着趣味。

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其實是講稿,寫得實在好看,他謙虛地在末尾說,

“自漢末至晉末文章的一部分的變化與藥及酒之關係,據我所知的大概是這樣,但我學識太少,沒有詳細的研究,在這樣的熱天和雨天費去了諸位這許多時光,是很抱歉的。”

可是,當我讀完後,真希望魯迅先生可以多講講相關的內容,短短萬字左右的文章,將魏晉文章的風度變化以及和藥酒的關係寫得又到位又深刻。先生從曹操談起,談曹丕,建安七子裏着重談孔融。接着談何晏,從這裏就談起了藥與名士的關係以及後面的發展,略談正始名士,又重點談到竹林名士的嵇康和阮籍,最後以陶淵明結束。

這篇文章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有兩點:

1.魯迅先生的見地新穎且有說服力。

文章開始的時候談到朝代時間長的,一般好人比較多,反之,則少。我看到時不得其理,結果後面魯迅先生分析說因爲朝代長,記錄歷史的人還是本朝人,當然主要就記錄好的,而朝代時間短的,記錄歷史的是其他朝代的人,當然就更容易記錄壞的。不得不說,在理。

魯迅先生確實很會去揣測分析一個現象背後人的心理因素。這也是這篇文章所展現一個特點。

2.關於藥與酒跟人的關係分析,非常通俗,但又一步步分析得深刻。先講吃藥的起源,吃藥相關的表現,從外在到內在,又從起源講到後續人們的效仿。酒也是一樣。分析無論是吃藥還是喝酒顯現出的魏晉名士的態度。接下來又講到與之相反的另一種名士之風。最後由藥與酒分析出人的態度,這裏分析特別深刻。先生指出,崇尚禮教的人不一定就真的內心相信禮教,而表面反抗禮教的人內心卻可能纔是真正相信禮教,爲此他還舉證了阮籍等人的例子,特別有說服力。

至此,我更加明白,其實讀書寫作,除了量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沒有自己的思考,思考的方法對不對。魯迅的思考力可謂卓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