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感受的创造者——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有感3

(日更原创72)

“你要对经历的所有一切承担责任”,刚开始听闻这句话,觉得难以接受,出现状况怎么都是我自己的责任呢?随着阅历的增加,渐渐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这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论述了“责任”,读来挺有收获。

责任意味着个人原创。意识到责任等同于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感受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的创造者。如果不能接受这种责任,仍坚持认为其他人或者其他因素是造成自己不快的罪魁祸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长。

所谓自在、温暖、愉悦、美丽、舒适,这些体验实际上都存在,是我创造了这个整个的体验。在最深层面上,选择和创造都属于我。只有人建构世界的方式,世界才获得了意义。

个体在“那里”,同时,个体也构建了什么是“那里”。

自我是二合一的,它是一个经验自我(客观自我,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它又是一个先验自我(建构型的),建构了自身和世界,也就是为在机身和世界负有责任。

我对我所做的一切负责。对意义赋予的责任和对行为的责任。个体构建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也因此为此负责,这个认识是令人惊恐的洞察。如果不是个人的创造,世上万物都没有意义。

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不快,往往相信自己的处境和不快是别人或者某种外力造成的,努力改变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会采取逃避责任的态度,许多逃避责任的表现携带着当事人暗暗的目的,可能本人都没有察觉的目的,它能给当事人带来好处。

联想到欧文亚隆的小说《当尼采哭泣》中尼采反问主治医生布雷尔: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布雷尔为之全身一震,在困境中自己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到底是谁创造了痛苦。著名的心理医生被前来求助的哲学大师当头一击。

许多时候的困境,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被迫的、是被动接受的。其实不然,每一个妥协,每一份无奈的背后一定深藏着一个让自己获益的方面,物质的或者精神层面的。明面上我们似乎失去什么,或因此承担着痛苦,实则为了保全什么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

记得十多年前,我换了一个单位,是竭尽全力地离开原单位投入新的环境。然而,初到新单位听闻许多关于我的传言,可能出来的动静太大,给大家一种“厉害”的印象,自己情绪深受烦扰。

那时候太年轻,经历太简单,心智还小,被这些严重左右着,加上初到新环境,风格与原单位迥然不同,很长时间感到不适应,心底总有一抹悲哀和强烈的无奈。

工作上虽然很快被认可,可内心一直不接纳现况,每每遇到啥事,做出什么反应似乎都是迎合,不能做自己。

这样糟糕的心境维持了好久,直到看了欧文亚隆的小说,才突然意识到:所有的无奈、不得不,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而且是自己主动选择。

我选择离开安逸舒适、不缺发展机会的原单位,奔向风格迥异的新环境,承受全方位的新挑战,是因为我从中可以获得大大的好处——为幼小的女儿创造好的环境。并不是有人在我脖子上架着刀胁迫我做出选择,这是我主动的选择,对于选择后所有的遭遇,我理应承担起责任。

同时,我也意识到,遇到事情生发的感受,无论好与不好,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因为我选择了如何去解读,如何去看待,所以其实应对的方式并不止一个。

想到这里,我瞬间觉得自己被解放了。看到自己的责任,承担责任,让人备感有力量。

弗兰克尔著名的一段话:“人可以选择对这个处境有什么感受、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是勇敢、坚忍、宿命、费尽心机,还是恐慌。

一个人面对自身处境的态度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我们对于自己从困境中能获得什么负有责任,我们面对困境的态度负有责任,对自己是否会被伴随而来的痛苦、愤怒、沮丧所击倒负有责任。

生活会被卡主,是因为没有能力去选择。当你做出了选择,你的生活就会向前走。“我不知道”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逃避责任。

张德芬曾经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其他人。”所有的戏码都是自己在创造,看到自己的责任,承担起责任,改变就会发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