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五個好習慣

馮唐在文章《好智商、好情商不如好習慣》中說,爲人父母一定要努力克服對孩子的溺愛,培養五個好習慣。他甚至說,在五個好習慣中,任何某個人能有四個就是超級人類,如果能有五個就是超級未來人類。

究竟是些什麼好習慣以至於如此重要呢?大道至簡,這些習慣其實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

第一,守時。

守時是一個人誠信的最基本表現,守時是一種承諾的兌現。如果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還能指望得到別人的信任嗎?

守時體現一個人對自己時間的掌控程度,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經常失控,那說明這個人已經失去對很多正常事情的控制力了。

做到守時,就是提前十五分鐘到達見面地點。

第二,收拾。

收拾是讓一切迴歸秩序,這其實也是一種潛在培養責任心的行爲,自己的爛攤子自己收拾,難道還要讓別人來代勞不成?

具體來說,就是喝完茶清洗乾淨茶具,用過書桌看書畫畫啥的以後清理乾淨等等,讓一切若只如初見。

第三,閱讀。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在小視頻滿天飛的年代,閱讀人來都不是一種高大尚的風雅行爲,只是一種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停止閱讀,我們的智識也就停止了成長停止了進步,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本質停止了生長。

閱讀簡單易行,每天看書半小時足矣,書籍的種類由自己選擇。

第四,運動。

作者說,一病萬事空。有病,往往就沒尊嚴。這生病的現實說得非常嚴酷,但確實是這麼回事。

培養一個運動的習慣,持續做下去,每週運動三四次,身體狀況就會有極大的不同。可是,世人能有幾人做到呢?

什麼運動最合適呢?那得看自身的實際情況去選擇,跑步、健走、羽毛球、跳繩等等都可以。

第五,家務。

習慣於做家務的人,一定是個顧家的人,顧家的人是有責任感的,也是有幸福感的人。

家務與收拾遙相呼應,都是一種責任感的直接體現,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如果能幫別人減少一些麻煩那更好。

這些習慣的養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如果父母自身已經做到了,那孩子做到是水到渠成的事,根本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培養。

父母培養孩子,其實是第二次培養自己,促進第二次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