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是藏在盛夏深处的清雅

一抹淡雾,静静地在江南第一仙峰流淌;轻柔的夏风,弥漫着天下无双福地。玉清、上清、太清,高凌云汉,清绝尘嚣。

“不伤不损、动静相宜、宝精爱气、形神俱重。”历经1600多年,葛洪的道家养生思想在时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带着经久的醇香,从容地福泽着有缘之人。

千年往事在岁月中滑翔,不争朝夕冷暖,不问风烟浓淡,只语尘世情缘深浅,只惜世间万物长情。

《抱朴子》云:明德唯馨。桩功,不仅是疗身之法,也是炼心之道,唯有遵道“三调”,让肩井与涌泉相互凝视,使膻中与海底彼此守候,方能让德馨无言也深情。

气海深深,在桩中不在于走进哪个季节,而在于是否具有“信、愿、行”的强大内心世界。纵然酷暑难耐、热浪翻滚,只要踏实以行,心中自有澄静。

独立在夏的浓郁中,滑落的汗液带走了流年的伤痛,精元慢慢烹煮,飘逸而出的妩媚或俊朗,彭拜了光阴的心潮。

当往日失色的容颜在会阴的律动中温婉成了盛夏苍翠的绿;当曾经脆弱的身躯在三清山层层叠叠的峰峦里邂逅到了梦中的矫健,这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便不觉漫长。

途中不管是暮色夕霞还是晨云晓雾,只需一抹便如膻中松开时的那股清冽,醉了心扉、醺了眼帘。

何为功法的完整体系?就是你走进三清山,原本只是想获取一片云彩,但洞天福地却赠予了你整个天空。

“断绝红尘守法宗,清高不与世人同。”以撑筋拔骨入桩,以内外兼修运桩,不争不藏;以整体、松沉、自然为宗旨,以后天返先天为目标,道法自然。

对于初心,对于期盼,只要你有愿力,只需沿着早就具备的功法逻辑,按合理的练习计划循序而行,定可安得始终。

功法里没有薄凉、没有偏见,只有因果之律,只有吸引之则,舌与上颚相融的濡润,丹田和会阴摩挲的难舍,只要彼此频率相同,总会遇见。

凝望盛夏的丰盛,珍惜缘分的懂得,聆听“咿、呵”同频共振的梵音,将桩中所遇一步一景的所有美好收藏于肾。

隔着时空,在橐龠的境中让精元互生互就、形神统一。将“调心”的点点滴滴,融进如水的寻常,深深铭记,以坚同行。

有桩的夜,当下与未来为伴,把所有不安的过往扔进沟沟壑壑,在混沌的无我中修炼真我,在真我的修行中成就浑圆。

眼下与期许之间或许还有距离,但已然不再抵触;调息和调式站在缘分的此岸和彼岸,心之笃定便是渡口的舟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