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降將無數,爲什麼于禁投降,卻被釘在永久恥辱柱上?

如果要問三國時期最不缺什麼?小編一定會回答說人才。三國時代打個敗仗或者投個降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即便後世人尊稱爲武聖的關羽也在土山降了曹操。說起三國時期的降將,那真的是數不勝數。我們先來看看蜀漢四方將軍中就有兩名就是降將,而曹魏五子裏面,更有三個人是從曹操對手那裏改換門庭,更不用提孟達或者呂布這些換boss好像換衣服一樣頻繁的人了。

降將在三國時期其實很常見,不過我們發現有一個人因爲一次投降毀掉了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投降後的他始終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就算最後歸故國,也躲不掉被奚落而鬱悶而死的結局。

大家猜猜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于禁。

從公元184年起,于禁就跟着曹操的好友鮑信一起剿滅黃巾。192年,于禁成爲了曹操部署,開始爲曹操平定北方基業南征北戰。換句話說,論資歷,于禁可以說是曹營中的元老,也幾乎是所有外姓將軍中最被曹操器重的一個人。那麼爲什麼于禁在樊城向關羽投降了呢?

或許曹操聽到于禁投降的消息內心已經翻江倒海了吧。大家都知道于禁是一個“以法御下”的人,就是這樣一個秉公辦事、不徇私的老幹部,怎麼會不知投降的後果呢?又怎麼會心甘情願地投降?但讓你沒想到的是,于禁竟然真的投降了!按那時的狀況,關羽水軍開閘放水將營地都淹沒了,而這個時候關羽儘管人數沒有優勢,不過在氣勢和戰鬥準備方面來說佔據絕大的優勢。這個時候于禁要是和龐德一樣率軍死戰,可能就真的屍橫遍野了吧。

于禁自然知道這樣的死鬥他可以,但是帳下的幾萬個兄弟可不能這樣白白犧牲啊!于禁爲了保全隊伍,果斷放棄掙扎,向關羽投降。

換句話說,于禁知道投降的後果,但是爲了保全剩餘兄弟的生命,拋棄了自己的光榮和夢想,最終走上了那條被凌辱的路。事實說明,正是因爲于禁這個舉動,才讓呂蒙有機會在荊州背後捅了關羽一刀。

那爲什麼于禁投降無法被原諒呢?

三國時期很多將領是投靠,那麼于禁只能算是投降。按現在標準的話來說就是認輸。既然這樣,于禁爲啥回到魏國還是被曹丕羞辱呢?

1.讓曹操丟了老臉

于禁這個老將跟着曹操三十年,曹操對於禁的瞭解真的是深入骨髓。想必他或許會猜龐德是否會因爲馬超的關係陣前投敵(這也是龐德擡棺的重要緣由),但是他一定不會想于禁投降的事兒,但是現實就是那樣殘酷,龐德死戰被俘,慷慨就義,而於禁卻直接投降了......“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這一聲哀嘆似乎道出了曹操被打臉的痛苦。

2.對比之下略顯苟且

擡棺出征的龐德成爲了佔領道德至高點的那位。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龐德的存在似乎就是爲了反襯于禁,兩個人不管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都有着天差之別,不過最終的結局卻是最被信任的那個人選擇了苟且,而那個新兵蛋子卻血灑當場。難道這就是三國世界的參差嗎?

3.影響曹魏君主身體

在樊城戰役後三個多月,曹操就在洛陽病逝。除了他自身的身體原因外,于禁的投降也是曹操的一塊心病。儘管最終樊城的危險已經解除了,被關羽嚇到的曹操也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曹操的兒子曹丕,本身的歷史評價就是氣量狹小,而於禁投降後沒多久,父親就因病逝世,所以這個鍋只能于禁來背。

因此,這位刻薄的新君命人在曹操陵上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以及於禁降服之狀。于禁看到,也明白了曹丕的意思,沒過多久就因爲羞愧發病而死。

總結

事實上在小編看來,于禁和其他的三國強將不同。其他的降將一般在投降後順勢加入到對方的陣營,有的甚至倒打一耙襲擊舊主子。不過於禁比較不同的一點是他先是投降了關羽,和被俘部隊一起關在牢中。回到曹魏後卻又受盡曹丕的可以凌辱,不能說不悲哀。

于禁征戰無數,爲曹魏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功勞,但晚年卻因一次失格落得如此下場,真的是太可悲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