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就行了吗?

现代社会,基础的学习能力不一定是“记得快”,而是知道“找什么”和“找来做什么用”。我们在读书时的困惑,也不再是“他为什么能记住”;而是“同一本书,为什么他就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

一本书讲的是什么,很重要,是怎么讲的,同样重要。这种方法的形式,就是先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寻找答案。

想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读这些基础书是:《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和《老子》《庄子》。不先读这十部书的话,读古代小说戏剧、包括鲁迅的杂文,都会有不明白的地方。


刚才这第一波,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基础。如果读历史,必读书是《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这三部,另外还有一部《文献通考》,它是宋元时代编纂的古代政治制度通史,可以和《资治通鉴》相辅相成。如果读文学类书籍,首先要读的,是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读这套书,可以对从屈原到唐代以前文学形成整体印象。


同样道理,西方文化也有基础必读书。首先要读的是《圣经》,没有《圣经》知识,几乎读不懂西方公元以后大部分的书,包括那些反宗教的或不涉及宗教内容的书。这就像了解阿拉伯文化,基础必读书当然得包括《古兰经》。另外,就是《圣经》出现之前,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经典,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需要把它们和《圣经》对照阅读,因为这些书在《圣经》之后经过了重新整理。


了解佛学,第一部是《妙法莲华经》,它的思想中心是信仰。这部经讲说的是对佛法的信仰,不是讲佛法本身。既然说信仰属于非逻各斯,就是说不能分析,不能讲道理。第二部是《华严经》,它的思想中心是修行。仅有信仰还不是宗教,必须有修行。这部经记载了各种修行的法门和步骤。第三部是《入楞伽经》,前两部有对外宣传作用,这部属于内部高级读物,是神学中的哲学。第四部就是有名的《金刚经》,它是对话记录体,思想中心是“智慧”。这种智慧也是佛法特有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也就是逻各斯和非逻各斯的同一。第五部是《心经》,它是一篇短短的咒语体文章。思想中心是“秘密”,属于神秘主义。它还有音译本,按网络语来说,是谐音“空耳”版。第六部叫《维摩诘所说经》。是供非出家人读的,里面的故事和道理,普通人也能接受。


青少年读书快,可以用“观其大略”的方法,把基础性的书都过一遍。不要被考试和作业压得太死,要保护好奇心。

另外,读书的目的,是建立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人不止要读书,更要学会读人、读物。通过读书建立的思考,也一定要返回到生活的具体问题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