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損耗過程在大腦內部的表現

自我損耗過程在大腦內部有何表現最初是一個謎,不過後來這個謎解開了一些,這多虧了多倫多大學的兩個研究者邁克爾·因茲利奇(Michael Inzlicht)和珍妮弗·古特塞爾(Jennifer Gutsell)。他們給人戴上佈滿電極和電線的“頭盔”,觀察他們大腦內部的生物電活動情況。這種方法叫作腦電圖法,它並不能精確解讀人的心理,但有助於描繪大腦如何處理多種多樣的問題。多倫多研究者特別關注名爲“前扣帶皮層”的腦區,這個腦區注意着“正在做的”和“想要做的”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因此通常被人稱爲“錯誤檢測系統”(error-detection system),對自我控制非常關鍵。如果你一手拿漢堡、一手拿手機,正要咬手機,那麼這個腦區就會發出警示。大腦內部發出警示,表現在腦電圖上,就是一個電活動尖峯,學名叫作“事件相關負波”(event-related negativity)。

多倫多研究者讓人戴着“頭盔”看一些紀錄片片段,內容是動物受傷,看了令人難.受。一半人得到的指導語是要隱藏情緒,這樣就進入自我損耗狀態;另外一半人得到的指導語是認真看片子。然後,所有人進行第二項表面上不相干的活動:經典斯特魯普任務。這個任務以心理學詹姆斯·斯特魯普(James Stroop)的姓命名,具體內容是讓被試者說出屏幕上的字母是什麼顏色的字體。例如,如果屏幕顯示紅色字體的“×××”,正確答案就是“紅色”,這很簡單。但是,如果屏幕顯示的是紅色字體的“Green”(綠色),那麼回答起來就不容易。你必須抑制閱讀單詞“Green”引起的念頭(綠色),讓自己確認字體的顏色(紅色)。很多研究表明,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隱藏情緒的被試者反應比較慢。

在多倫多實驗中,在看電影期間損耗了意志力的人,在斯特魯普任務中的表現比較差:反應時間更長,所犯錯誤更多。他們的腦電圖顯示,他們大腦的監控系統活動比較少——失諧的警示信號比較弱。這個結果表明,自我損耗引起前扣帶皮層怠工。它要麼檢查不出錯誤,要麼需花好長時間才檢查出錯誤,所以自我控制變難。自我沒損耗時容易做好的事情,自我損耗後很難做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