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游”的故事

文/麦米兜兜

“慢慢游”是我们县城过去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它的模样有点像骆驼祥子拉的那种黄包车。只不过,这种包车周身刷绿漆,也有精明的商人们在车背上印上一串的铺位广告,才让人不总是想到跟黄包车联系起来。

等到我懂事的时候,老式黄包车已经作古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这模样差不多的“慢慢游”。

脑子灵活一点的匠人们从别处得了经验,融入自行车的很多优点对“慢慢游”大加改造,使它们渐渐地从黄包车那一拨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这样奇特的身形。

“慢慢游”的车伕不拉车,人可以骑上去,这样一来免去了车伕脚力上的辛苦。车把也不再是一手一个用力拽着往前拉了,有了轮子的推动,车把只管把控方向,跟自行车一样横在前方,人可以很轻易的掌控。在狭窄的街道里,左摇右摆转换着方向,很是灵活。

聪明的匠人们还在车杠上加了一个类似于铡刀一样的长柄做刹车,车里的顾客一喊停,车伕们就开始着手停车前的准备——早早地抢占一片空地,紧接着腾出一只手来握住长柄,像按下铡刀一样往下灌满劲一压,“慢慢游”就在“吱”地一声刺响声中稳稳当当的停下来了。

“慢慢游”不仅为车伕省力,对乘客也是相当友好的。

车后座是软皮包成的沙发,两个成人坐上去也不显得拥挤。人坐在车里,无论多么颠簸的路段也觉不出疼,反而觉得一起有说有笑,摇摇晃晃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即便是一个人乘坐呢,也不觉得无聊,因为马路两边沿街的叫卖里头,总有他们中意的新趣可以让他们一饱眼福。

很多人上车前并不知道要去哪里,但对于“慢慢游”的喜爱和乘坐“慢慢游”时候的那种筋骨放松下来的舒坦劲使得他们只要看到一辆车在附近,便会下意识的摇手招车,以便使自己早点体验到坐车的乐趣。

“慢慢游”车尾靠背处还常年长备着一个塑料雨棚,防晒又遮雨。乘客坐在上面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这样也使得它一年到头都适宜出来做活。车伕们只要不懒惰,舍得一些脚下的气力,一年到头混个肚子圆滚不成问题。

车价也很公道,车子在县城穿东街走西街,绕南街行北街,只要不出县城的地界都是统一价钱。我的印象中先前是一块钱一个人,后来才慢慢涨到二块、三块。

这种升级版的交通工具在当时很受欢迎。

精壮的劳力们口袋不富余掏不出盘店做小买卖的本钱,如果既不想出门找活,又想寻几个现钱度日,开“慢慢游”就是个不错的行当。

车子往热闹的档口一停,不出几秒的功夫,准有左拎右提的办货人从不远处招手示意有生意关照。一天几十进账全不在话下,刨去租赁的钱,收益着实可观。

为此,我经常听到周围的大人们说要去做这个行当。但后来,他们大多也只是说说,并没有真去做。其中缘由我自然是无法知晓的。

后来再了解到的信息就是那些原本计划做点什么成事的人都大帮小凑去县城开了店面。而在这之前,他们也计划去租个车,但听说除了车子的租金,还要跟一个主管的组织交一笔不小的费用,其中条款也多,很不得自由。他们也去县城摆过摊,但后来被城管驱赶,只得盘店铺来做。

县城的街道恢复了秩序,乘客们也没办法只悠闲地坐在这里就可以揽尽“风光”、一饱眼福了。而那种在混乱中穿街走巷的“慢慢游”也日渐稀少了起来。

马路两边的摊位收了,路也阔了。可对于坐“慢慢游”的乘客们来说着实少了许多可观赏到的乐趣。

“慢慢游”恢复了他的交通功能,可这点偏是后来叫乘客们最不满意的地方。

开“慢慢游”能够赚更多的钱,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马路时常挤得水泄不通。“慢慢游”陷入人流就像一只冻僵了的虫蛹,半天也蠕动不开身子。“慢慢游”不再能够满足乘客过去挥手即走,吆喝即停的需求,一旦半路出现堵车的窘境,即便还是坐在舒软的沙发上也还是不免怨声载道。

“慢慢游”的“慢”起先是为观光的乘客们所喜爱的,可如今堵得叫人难受,竟全责怪起它的“慢”,仿佛成了一条绝不能容忍的缺点。

等到再往后物价更贵了。刚涨到五块的时候,摩托车出来了,大家上街也全都不是为了饱眼福,而是实实在在的采买大袋小袋回去,“慢慢游”只能在县城穿梭,并不能全程代替乘客们省去脚力,也就不吃香了。

车伕们赚不到钱,改行的改行,再也没有往日那般热闹的光景。但在我看来,昔日熙熙攘攘的“慢慢游”却着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