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舒園小札(51—60)


老皮:舒園小札(51—60)


51.樂器中的高士與俠客

午後閒暇,聽了一段古琴曲,又聽了一段琵琶,感覺中國樂器簡直就是神奇的生命美學。所謂生命美學,意指藝術總須關聯於某種生命境界、生命情性的抒發與完成。中國有許多樂器,生命美學的境界直指脫塵高潔。

以琴爲例,古琴當是樂器中的高士。仿若文人情性,襟懷坦然,又與其他的美學生活如詩、茶、書畫等相關,且清高桀驁,不亢不卑,低沉的孤獨蟄伏在每一個音符裏,既無以也不須納入樂隊,更不屑於順應時勢。也因此,古琴這高士實是融入自然,體得春秋,超於物外。高山流水一般的生命美學,清朗直捷,乃是人生化繁爲簡的一種境界。

而琵琶則可以比喻爲樂器中的俠客,它有其行走於江湖、呼應人間的性格,其個性強烈,出入雅俗,獨坐大雄。琵琶雖有走向歌謠化的傾向,但深厚的傳承既在,特質依然顯著。從人生情境、生命本義而言,琵琶亦仍具江湖本色,舒朗俊逸,激越悠遠。

可見,中國樂器或直捷,或幽微,或淡雅,或質樸,吟猱按放之間盡是溫潤體貼。意境深遠,境界開闊,更是中國樂器完成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呈現。歷來,中國歷史文化廣袤綿延,樂器更能照見藝術或道的本然,其溫婉與暢然,人器合一,道器合一,映現的恰是生命韻致的開闔大度。即便置身於流行文化喧鬧的深處,樂器中的高士與俠客,依舊傳遞着歲月的纏綿與溫軟。那種美妙,無須多言。


52.在舒園觀賞植物

早晨在舒園觀賞植物。園子裏的每一根草,每一朵花,每一個果實,我都熟悉。植物們默默地生長着,一以貫之的美,如同春風和煦,欣欣向榮。彷彿,生活中所有的驚濤駭浪,在這裏都能以一種平靜的姿態呈現。

植物們都很美,長得都很優雅,線條自然流暢,身段和表情裏盡是朝氣蓬勃的青春。往往,生活的意義是需要不斷確認的。而植物們總是比人類更貼近自然環境,除了隨風飄散的種子和芬芳,植物們與身邊的土地、雨水和陽光融爲一體,一輩子不離不棄。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即是在草木之間,正如茶字,草在上,木在下,人在草木中,神清氣爽,極富詩意。

我相信,植物是人類生存基礎,也是豐富人類的精神文化。歷來,總有太多的植物喜歡在詩歌中蔓延生長。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相思紅豆,河邊柳楊,都是千百年來詩歌中的重要角色。音樂、繪畫亦如此,從古琴曲《梅花三弄》到流行歌曲《菊花臺》,從中國的《茉莉花》到前蘇聯的《紅莓花兒開》,樓閣深院,大街小巷,淺唱低吟,不絕如縷。鄭板橋的竹子,張大千的墨荷,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蓮,也都是藝術史上的代表性作品。

在舒園觀賞植物,我總會有許多聯想。舒園很安靜,仿若與世隔絕。安靜對我而言,有時是安於獨處,有時是跟大自然的相融。我認爲,任何成長的節點,和對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須經歷獨處和內省才能到達。張愛玲說過,因爲懂得,所以慈悲。或許,每天勻出一點時間和植物們相處,你更能體會到自然深處的慈悲。


53.寂寂的流年

閒讀書。張愛玲在巔峯之作《小團圓》裏借盛九莉之名寫了一首短詩給邵之雍,其實,這首詩的本意是張愛玲寫給胡蘭成的:

“他的過去裏沒有我,

寂寂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裏曬着太陽,

已經是古代的太陽了。

我要一直跑進去,

大喊“我在這兒,

我在這兒呀。”

只是胡蘭成並不喜歡這首詩。因爲“他的過去有聲有色,不是那麼空虛,在等着她來。”而張愛玲顯然是飽含深情的,儘管文筆老到,寫得極其冷靜,波瀾不驚,但讀來仍是讓人唏噓不已。可見,張愛玲雖說是個奇女子,在愛情裏也難逃世俗的魔掌,她甚至說:“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爲你是因爲下雨不來。”這種自欺欺人的排解,只是因爲你不在,而愛還在。你不來,卻依舊有漫長的等待。這世間,許多沒落的愛情往往就這樣,從我愛你到我礙你,從可歌可泣到可擱可棄。如同旁觀。最終,不過是寂寂的流年,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小團圓。


54.巧克力

有數據顯示,全球巧克力市場每年都超過一千億美元。而僅僅情人節這一天,美國的情人們就要花費十多億美元在巧克力中尋找慰藉。

巧克力通常被譽爲“神的食品”。巧克力的滋味,就是情與欲的滋味。情慾需要悉心品味,記得很久以前有一部美國電影《阿甘正傳》的男主角說過:生命就像巧克力,你事先不知道哪粒甜哪粒苦。美國人用巧克力看生命,品嚐更深層次的味道。

巧克力是情緒的產物。當人們憂鬱、沮喪、或需要撫慰時,就會想去食用巧克力。巧克力的濃郁和令人興奮的力量,總讓人印象深刻。巧克力情慾是一個有着巧克力膚色,散發着熱帶陽光和海水氣息的性感水手。許多肥胖的西方人並不拒絕巧克力,在他們眼裏,巧克力從來不是催胖的魔鬼。因爲他們瞭解巧克力的本性。巧克力主要由可可製成,而可可含可可多酚,有助於降低血黏度和鬆弛血管,有效降低患心臟病的機率。可可多酚猶如茶葉中的茶多酚,是天然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巧克力也含銅質,幫助製造紅血球,提高血液帶氧量,加速新陳代謝。可可也含咖啡因,適量攝取有助於清醒頭腦,減緩疲倦。

巧克力最初來源於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製作過程最關鍵的是“研磨”,可可豆研磨得越細,製造出的巧克力表面越光亮,口感越細滑,香味越持久。情人節送巧克力,是因爲相愛的人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戀人的濃濃情誼。另外,巧克力也被視爲具有神祕與催情的特質。

巧克力情慾裏,完美無缺的興奮似乎觸手可及,卻又常常帶有一絲憂傷和失落。或許,真正的愛情就像可可豆,需要經歷生活各種各樣的研磨,最終才能獲得值得回味的特殊意味。


55.水墨中白線的張力

對於傳統中國水墨畫而言,墨色和黑線,乃是玄之又玄的“衆妙之門”。某水墨畫展卻反其道而行之,展出的主題是“白線的張力”,以不同的技法和藝術語言演繹各式“白線”,讓人欣賞的,是大墨玄黑裏的白線靈光。“白線”如閃電、如狂風一般在畫面掠過,如行雲流水,朦朧而含蓄。在水墨畫技法中,黑線爲陰,白線爲陽,陰陽的對立與平衡,是作品成敗的關鍵。白線的張力,即是一種“顛倒黑白”的畫法,將傳統筆墨的“黑線”比作太極圖的“黑眼白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黑白相對、陰陽互補、對立統一的完美圖式。

通常,我在觀賞水墨作品時,並不太注重其揮墨的技法,而是更關注“水”的運轉。我個人以爲,“水墨”從字面上理解,水爲首,墨其次,可見,唯有水的靈動,才能激發墨色的變化。這正好契合了“白線的張力”。中國水墨畫的四大介質是水、墨、宣紙和毛筆,就像水的流動千變萬化,水墨畫的表現形式自然也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姿。高層次的水墨畫,要求筆線畫在紙上,筆筆清楚。筆線兩面的邊緣,要與紙有明確的分界。溼筆畫在生宣紙上會洇化,但洇化的痕跡,也要清晰明確,不可含糊。隨意疊加,會產生死墨髒墨。當然了,要在水墨創作中拓展“白線的張力”,若只注重技藝則匠氣過重,而關切“精神格局”則是一種不俗的胸懷。


56.雨果的悲慘世界

1885年5月22日,83歲的維克多雨果病逝。法國政府爲雨果進行了隆重的國葬,全國下半旗致哀,凱旋門垂掛黑紗,街頭巷尾堆滿花圈。按照他生前遺囑:“把50000法郎送給窮人,用窮人的送葬車把我送向公墓,拒絕一切教堂的祭禱。”鏽跡斑斑的粗糙馬車,200萬人的送葬隊伍邁着沉重的步子跟在後面。

雨果閉眼時只有孫子孫女守在身旁,兩子兩女、結髮妻子、相依爲命的情人,一個個先他而去。阿黛爾是指腹爲婚、青梅竹馬的妻子,因爲雨果埋頭寫作冷落了她而紅杏出牆。第三者恰恰是雨果的朋友,一位評論家。而女演員朱麗葉,因主演雨果的劇本與他結緣,而且一愛就是50多年。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像一個影子一樣,跟着他,相依爲命。每天晚上獨守孤燈,爲雨果抄寫稿子。朱麗葉還每天給雨果寫一封情書,從她26歲直到77歲去世,50多年從未間斷,共寫了將近兩萬封,如今有18000封保存在法國國家圖書館。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爲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蹟。

雨果在他心目中的金婚紀念日送給朱麗葉一張照片,背面寫:“50年的愛情,這便是最好的婚姻。”可惜依照教會的條文,朱麗葉沒有資格進入雨果的墓地,因爲他們沒有正式結婚。阿黛爾與雨果雖然僅僅維持了10年夫妻關係便另有所愛,卻被允許葬在他的身邊,永遠地,貌合神離。


57.元宵節並不苟且

春節剛過,年味還沒散去,停留在高高掛起的燈籠上,春意卻已無限瀰漫。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風物盞盞,世俗溫暖。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元夜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作“元宵”。

元宵賞燈,由來已久。“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說元宵必然說到燈,習慣了城市燈火徹夜通明、亮如白晝的我們,也許已很難理解宋代詞人面對元宵之夜燃燈放焰、火樹銀花的心緒。據考證,元宵節最初形成是在東漢時期,根源於民間燃燈祈福的古俗。佛教文化傳入之後,人們大興“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人間。後來,元宵夜燃燈祭祀的習俗漸漸演變成觀月、賞燈、夜遊。元宵節成爲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當時的京城“燈輪高二十丈,衣以綿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唐明皇令人制作了高達50米的大燈樓,燈樓上懸掛着珠玉,金銀穗墜,風吹金玉,錚錚作響。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於正月十四,止於正月十八,更爲興盛。同時還增添了燈謎,即是將謎語系於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除了花燈夜市猜燈謎之外,各地民衆根據自己的喜好又添加了喫湯圓、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燃爆竹、攻炮城等一系列民俗活動,藉此表達對未來的美好寓意。使得元宵節華燈照夜,萬戶生輝。

平凡的人間煙火,永遠是世間最美的風景。中國傳統節慶,都是在歷史長河中通過一些神奇浪漫的節日傳說、典故趣聞、節慶美食,慢慢積澱豐富起來的,並凝聚流傳爲一份璀璨的民族遺產。這些傳統節日習俗已經適應了廣大民衆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寄託着炎黃子孫的文化精神,更是盡情地鋪敘出深厚的家國情懷。

事實上,元宵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其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元宵節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在古代,傳統社會的青年女子不允許隨處拋頭露面,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俗世中的男男女女可以借賞花燈之名,或爲自己物色對象,或與戀人私會。 歐陽修的詩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繪的正是元宵夜情人幽會的懷戀。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當我們從時光的縫隙中窺見這一幅幅中國傳統節慶的世俗畫卷,或許,我們會發現生活的祕密就隱藏其中,像是流水深處的歌聲,讓我們暫時放下詩與遠方,而去關注眼前的愛與溫馨。儘管時光終將在歷史長河中流淌成故事,而愛卻永不止息。元宵節並不苟且。


58.舒園夜飲

夜飲閒茶伴春風,

歲月平淡亦從容。

擡望皓月醒長空,

舒園執盞笑落紅。


59.聽歌

聽一首歌。歌很短,記憶很長。


60.書中自有黃金屋

網絡上有人發出信息:出售手抄詩集一本,五百元。那是一位有才情的詩人,一手好字,他的手抄詩集,自然算得上珍品了。他說:“本子買時一斤,如今一斤半。抄了半斤的字。”這事兒有幾分玩笑意味我不知道,但這要價五百元“半斤”的文字,立時擊出人的辛酸來。

都說文人多落魄,多窮酸,多尷尬,確實如此。因爲文字本身並不值錢。例如,一本書的定價,其實只是物質的價值,也就是紙張本身的價值,很少有人會去衡量文字的價值。當文字做爲道具,轉換爲某種知識的時候,它固然也是一種精神存在。遺憾的是,精神無價,忽略不計。

當然,也幾個傢伙例外,畢竟他們家底雄厚。譬如李白,他就敢於叫囂“千金散盡還復來”;譬如高曉松,他可以曠達地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而餘下的文人們,該窮酸的還得繼續。腹有詩書又鮮衣怒馬,這固然是人人嚮往的人生境界,但窮文人致富的夢想終究是不可靠的。還好,文人最擅長的技能就是想象。美好的想象甚至可以很壯觀,譬如:“腰纏詩書十萬貫,騎鶴攜琴下揚州”。如此一來,也就應了那句至理名言:書中自有黃金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