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標準、允許平庸的後果就是實實在在的失敗

每個人內心都存在一個似乎能洞悉一切的批評家。他向來吵鬧,不斷指責着我們的平庸,常常令人難以忍受。

評判標準的存在非常重要,因爲忽視標準、允許平庸的後果就是實實在在的失敗。

人與人之間永遠都會有能力和成就的差異。一小部分人創造了世界上的大多數事物,贏家即便不會贏得一切,也會贏得大部分東西。底層永遠不是個好地方,這裏的人不快樂、疾病纏身、無人關注和關愛,最終只能在平庸荒廢中過完一生。

因此,人們內心的批評家一直在編織着這樣一個可.怕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是零和博弈,一無是處是默認的狀態。除了選擇性失明,還有什麼能幫助人們免受這種尖.刻的批評呢?因爲這個原因,整整一代社會心理學家都將“積極錯覺”視爲保持精神健康的唯一可靠途徑,他們的信條是讓謊言做你的保護傘。事情已經糟糕到只有錯覺才能拯救你的地步,恐怕沒有比這更加悽.慘和悲.觀的哲學了。

讓我給你一個不同的角度,一個不需要錯覺的角度。如果你總是抓不到好牌,那麼你玩的牌局或許本來就是個騙.局,甚至有的時候你自己也在無意識地做那個騙.子。如果內心的批評家讓你質疑自己的奮鬥和人生的價值,也許你就不應該聽從他。如果這個批判之聲總是在貶低每一個人,不論他們成功與否,那麼這個聲音又能有多可靠呢?也許他只是在嘮叨,而不是在提供充滿智慧的箴言。

“總有人比你更好”是虛無主義的陳詞濫調,就像另一句話說的:“現在重要的事情一百萬年以後都不重要了。”對這個陳述的迴應不應該是“好吧,一切都沒有意義”,而應該是“任何白.癡都能說出一個讓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的時間跨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