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困難總比想象的要小很多

認知模糊來自內部,而情緒模糊來自外界。人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煩惱,但多數人習慣被動承受,少有人樂於主動面對。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曾這樣描述人們對煩惱的態度: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這極符合人類不願動腦的天性。因爲解決問題需要動腦,享受幸福也需要動腦平衡各種微妙的關係,而承受痛苦則只需陷在那裏不動。雖然被動地承受痛苦也會耗費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響下,人就是不喜歡主動耗能,所以美團創始人王興的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多數人爲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然而回避痛苦並不會使痛苦消失,反而會使其轉入潛意識,變成模糊的感覺。而具體事件一旦變模糊,其邊界就會無限擴大,原本並不困難的小事,也會在模糊的潛意識裏變得難以解決。這感覺就像在聽池塘中“無數只青蛙”的叫聲,讓人心煩透頂,等到實在忍不住了、跑去一看究竟時,卻發現其實只有幾隻青蛙。

真正的困難總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們拖延、糾結、畏懼、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難,而是內心的想法變得模糊。就像在3 000米跑步考覈開始前,那種不知名的恐懼會讓人緊張得全身發抖,而我們一旦開跑、不得不與這種恐懼正面交鋒時,就會發現3 000米考覈也不過如此。如果我們再積極些,學會從一開始就主動正視它、拆解它、看清它,或許那種緊張就不困擾自己了,我們甚至能從容地“享受”比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