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陽貨篇第十七(十九)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

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您如果不說話,那我們這些學生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說什麼話了嗎?四季照樣運行,萬物照樣生長,天說什麼話了嗎?”

【錢穆】

爲何孔子無端發“欲無言”之嘆?或說:孔子懼學者徒以言語求道,故發此以警之。或說:孔子有見於道之非可以言說爲功,不如默而存之,轉足以厚德而敦化。此兩義皆可通,當與前篇無隱之義相參。

或疑本章孔子以天自比。孔子特舉以解子貢“不言何述”之疑,非孔子意欲擬天設教。

【感悟】

透過言語的表相,領悟道的本質,學、思、行而達於道,依道而行,而非依言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