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潮226:用新鲜的感受力去体悟古诗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要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说“木叶”》


对古诗中“木叶”、“落木”的解读,可以见出支撑着林庚先生解读的是一种敏锐而新鲜的感受力和体悟力。这种感受力和体悟力一直鲜活地流贯于林庚先生从30年代起直至20世纪后半叶的新诗创作与文学研究始终。无论是屈原与唐诗研究,还是《中国文学史》与《西游记漫话》的写作,都潜藏着一颗充满颖悟和智慧的“诗心”。

用林庚先生自己的语汇即是诗人自己的诗心“飞跃千里”去和古人的诗心“连成一片”,其中显示出的“创造性正是从捕捉新鲜的感受中锻炼语言的飞跃能力,从语言的飞跃中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总之,一切都统一在新鲜感受的飞跃交织之中”(《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