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焦慮:提高自知力,知道自己能喫幾個饅頭,關注“時間侷限”

應對生活焦慮的現實體驗,以及心理大咖給出的理論指導(如煩惱公式),無不指向自我的自知之明話題。這個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能喫幾個饅頭”。

強烈焦慮感來自有所謂,太在意,慾望強,高期待,具體而言就是對特定個體來說高出實際能力太多,好比一個人抗壓極限是100斤,卻認爲可以負擔150斤責任與收益,最後勢必因貪婪壓垮自己。

遇到焦慮諮詢者,如何處理好呢?

思路方式當然無窮盡,具體個體具體處理,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支持鼓勵引導啓發以增加自知之明,這個套路不會錯。

採取“蒐集資料技術”,獲得誘發焦慮事件全貌,乃至生活史資料,這是對過去誘因掌握。

採取“症狀問診技術”,獲得這個人心理與行爲特徵,乃至人際關係,這是對當下症狀評估。

上述兩步驟在實際諮詢中,其實是同時進行的,提問後傾聽爲主,觀察爲主,共情猜測爲主,初步完成個案概念化,即症狀、誘因、個性、情境、自知水平。

人活着一定是自戀的結果,自戀不妨礙生活就好,嚴重妨礙乃至導致病態症狀,就是缺少自知之明,就是心理不健康。這是需要干涉的要點,是處理心理問題思路。

只不過當事者缺乏自知之明的結論,我們知道卻不能直接說出來,說出來註定無效,因爲心理不是教育,心理註定是具體的委婉的引導的耐心的,“助人自助”,告知結果的教育方式只適合心理健康者。

這就是心理諮詢的“支持鼓勵、啓發引導”八字箴言。

當事人說明了誘因事件,說清了當下症狀,在給開出“藥方”之前的時間段,就是諮詢方案實施期間,而能否接受藥方且在諮詢之後行動,關鍵就在這個期間。

這裏有必要討論關於自知的話題,當然實際諮詢一定圍繞諮詢目標進行,結合具體事件啓發。空談理論毫無意義。

還是那句話,缺乏自知之明是常態,我們人人都有,但健康者不帶來心理問題,控制在適度範圍就好。

我把無知歸納爲三個客觀無意識方面,包括時間侷限、空間侷限、人格侷限。這些客觀侷限與我們大腦主觀認知一直合作對抗,衝突又依賴,超出常態就呈現爲心理問題,表現爲心理衝突。

時間侷限在於活在當下感覺中,相信眼見爲實、耳聽爲真,隱喻例子是“刻舟求劍”,看不見時間變化帶來心理感受註定會不同,可是我們卻固執停留在當初那個時刻,類似佛學常說的浮雲遮蔽。

個人有個體驗故事,曾經連續三個月拍花實驗,對着花盆栽下的不知名花莖拍照,每天看似沒有變化,可突然有一天就大變化,最後花開時分真相大白。這個變化,回顧照片早有萌芽,細微卻存在,但是具體到某一天的感受,真的看不見前後變化,不知道這是啥花會如何開放,這就是時間侷限。

回到焦慮中,這個時間侷限就是由於慾望導致當下心理感受,停滯了,不再變化,總認爲一成不變,事實上如果每天進行觀察記錄,類似我的每天一拍,很快發現時間侷限的存在,而堅持觀察記錄,就會看到焦慮的變化。

更加極端的推理,小時候焦慮如何,誘因事件出現之前焦慮如何,在5年之後焦慮會如何,在50歲時候焦慮又會如何,如果真實完整記錄,一定超越時間侷限。

好在我們有着模仿學習的能力,不必要爲了焦慮這個事情一輩子去體驗纔可以看見時間侷限,類似體會、觀察學習、推理演繹等等方式方法無限多。

嘮叨過多,其他侷限下次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