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之人格侷限:“體型像八戒,髮型像沙僧,脾氣像悟空,說話像唐僧”

當我們說坐井觀天時候,知道首先在自嘲自己是井底之蛙,方可接受空間侷限。當說刻舟求劍時候,要知道首先在自嘲自己是求劍之人,方可接受時間侷限。

我們生活在物理世界時空中,必須接受時空侷限性,保持這個覺察意識,方有可能跳出時空侷限,看見人生變化物是人非,看見物轉星移風景迥異,有長度有高度有深度。

心理健康者就是能夠堅定不移接受自我侷限,從而有可能超越侷限。

除了上面討論過的時空侷限,我們還有人格特性的差異,可以稱之爲人格侷限吧。

這裏說的人格侷限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百人百姓百脾氣”,既然人人性格脾氣不同,那麼就要接受自我人格侷限,無法符合高標準社會化要求,也註定不能滿足別人需求。

這在心理學人格特性理論上,可以用兩個方面解讀。

一個是氣質類型理論,從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提出體液說,再到俄國人巴甫洛夫研究高級神經活動,乃至今天心理學家認爲我們大腦神經遞質多少構成新的人格氣質類型,非常類似體液說,把人分做四種類型。

氣質類型的意思,就是先天決定的人格特性差異,大致區分爲四種類型。用通俗的話語解釋,就是急脾氣,慢脾氣,內向,外向。對照自己來看,倒也非常貼切。

比如想想家人朋友們,人的氣質類型多樣化,一個急脾氣的人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一個人做事慢慢騰騰能急死人也是毫無辦法,再有性格開朗或者穩重,也是客觀存在。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如此,屬於四種類型某個或者複合型,註定與衆不同,如果不接受自己,試圖超越自己特性,非常非常難也會焦慮不安。

氣質理論告訴我們,假設一個人天生害羞的話,後天只能先接受再改變,如果不接受這個侷限,痛苦就是自找的。

還有一個人格特質理論,最著名的就是大五特質,即開放包容性,責任性,外向性,友善性,神經質性這五個特質,這五個特質都是從這個極端向相反方向極端呈現連續譜,如從開放到封閉,每個人都處於某個特質某個點上。

對照歷史上人物來看,那些被稱爲聖人的,以及各個朝代開國皇帝具備五個特質良好端,如心胸開闊,富有責任,外向樂觀,友善合作,情緒穩定。而小說中所謂福將們,如牛皋、程咬金這些人,都是外向友善類型的。

再比如西遊記四位,各自人格特質可以對照下,各有鮮明特點,有個段子形容中年人,這樣說的“體型像八戒,髮型像沙僧,脾氣像悟空,說話像唐僧”,這似乎也是某些焦慮者形象。這就是各人具有的人格特質,都是獨特的鮮明的。

焦慮者總是盯着外面世界,不內觀自我,也就不願意接受自我人格侷限,比如內向者要麼苛求外向表達,要麼自卑實質是不接受自己特質,也就不利於心理健康水平建設。

什麼叫自信,一個自卑者敢於自嘲自卑特質就是自信。

類似,一個情緒波動的人自嘲自己狗一陣貓一陣,可能不會變得情緒穩定,但一定朝向這個積極方向變化,一個急脾氣的人承認自己脾氣急躁,可能不會變得脾氣慢下來,但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更重要的是,這時候的心理健康指數會慢慢變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