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陽貨篇第十七(二十六)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譯文】

孔子說:“年已到了四十還被衆人所厭惡,他這一輩子也就算完了。”

【摘抄】

前文有“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古代人壽命比現代人要短,到了四十歲大半輩子就過去了,若一個人到這個年齡還沒學會約束自我,言行讓別人厭惡,基本上也無就可救藥了。孔子對待人生髮展有濃厚的價值觀和天命觀,也喜歡下一些定論,可能在普適層面上是對的。但人生運際充滿變數,現代社會即便到六十歲仍有創造人生成就的可能,心止人方老,行止事方休。

【感悟】

古時四十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古稀、耄耋之年,到了這個歲數,德行、成就也就基本定型了,所以做學問、學做人、幹事業就要趁早,珍惜當下時光,莫虛度了光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