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起金陵 誰憶秦淮景

文/芸只


——讀書《金陵十三釵》

那是一段如何的歲月……

強烈的陽光怎麼也穿不透層層硝煙

駭人的雷雨怎麼也洗不掉斑斑熱血

金陵內 ,一眼望去皆爲不堪入目的滿目瘡痍。流落街頭的人不論怎麼賴活卻再也尋不到棲息安身之所 ,僅剩了滿目破碎支離。

秦淮岸,  一聲嘔吼都是沒有回聲的斷壁殘垣 。呼嘯而來的風不論怎麼露骨卻再也找不到可以刺痛的臉  ,只餘下一片未寒屍骨。

這座城,像隨風飄揚的柳絮。強虜的鐵蹄已經踏得粉碎。

這座城,像失意斷了線的風箏。越飄越遠再也不復從前。

這是亂世,是浩劫,也是煉獄。

在這裏,也隱藏着一場巨大的生命浩劫,暗含了一些沒有波瀾的日子裏無法發掘的普世聖經。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而在1937年12月的金陵。一幫來自秦淮的女人就是在如此這般至暗時刻挺身而出。

在她們挺身而出之前,外面的戰火紛飛卻怎麼也消除不掉人們來自心底的那種對“卑劣”的偏見。

清純的女學生瞧不起風塵妖媚的秦淮女人,英格曼神父無法放下身段與她們平等交流,而軍官和法比對趙玉墨的愛也不敢表露,因爲兩個不對等的生命形態自然少不了嘲諷。

沒有誰真正意識到,這個剝削和苦難的東西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它不論你是文質彬彬的學生,還是人面獸心的狗賊,更不管你乾淨與否,一視同仁。

最後,卻是這羣看似最卑劣的生命甘於英勇就義。那十三個秦淮河的女人可能不願讓那些女學生飽受欺辱,也許是不想她們重複自己那令人作嘔的生活。

我想在含淚入日本軍車的那一刻,那羣秦淮的女人腦海裏一定是自己坐在學堂裏的臉。

東邊起了微弱的紅霞。這是一個好天。很多年後,我姨媽總是怨恨地想:南京的末日居然是一個好天。

我也納悶。往後的紀念日也幾乎都是好天氣。現在想來,大概是告訴我們,終有一天,我們會脫身於最深的黑暗。

每當叩問金陵的鐘聲敲響,我都會在心底悼念那些亡魂。可不知他們叫什麼名字,是誰的兒女子孫。但他們合起來就是讓人撕心裂肺的四個字——中華兒女,埋藏在近百年的歷史長河裏,餘下的我們一刻也不曾忘卻,也不敢。

人人皆知秦淮的歌舞昇平,金陵的十三個女人,誰又能憶起?

現世安穩,希望你們在那裏,能擁有想要的餘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