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美女寶媽們的不同生活

人和人的差距有多大?

不比別的,就比帶娃。

都說帶娃苦,帶娃難,帶娃讓人操碎心,許多父母深有體會。

幾位80、90後寶媽,就爲此煩惱不已。

一位80後寶媽生的男寶,十分愛搗蛋,看到媽媽手上拿着什麼東西,一定要搶過來玩,抓着媽媽的手機不肯放,怎麼跟他說,他都不聽,氣得媽媽肝疼。

一位90後寶媽生的也是男寶,每天都能被兒子的不聽話氣到,每天都要給自己做心理輔導,不斷提醒自己,這是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要耐心要耐心要耐心……

還有一位90後寶媽,生的也是男寶,而且有四個,前三個都上學了,十分地頑皮愛鬧,家裏會不會被拆了?

這名寶媽也會被孩子吵得頭痛,不過,仨小兄弟也有很懂事乖巧的時候。

他們會在喫完晚飯後,幫忙收拾桌子,打掃客廳和廚房,讓媽媽悠閒地抱着小弟看電視。

他們會在媽媽犯胃痛時,幫着曬衣服洗碗,哄小弟睡覺。

他們看到奶奶在廚房做點心,會搬張椅子給奶奶坐。

糖分多的養樂多和牛奶燕麥片,他們會選擇更健康的牛奶燕麥片。

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座位不多就不坐,他們抱着靠在一起,把座位讓給別人。

這就有意思了,爲什麼男寶和男寶的差距會這麼大?

主要原因是家庭氛圍不同。


第一位寶媽,從小是留守兒童,父母不會提供任何育兒經驗,只會責備她,老公長期在外地工作,對家裏的事不聞不問,婆婆半點忙都不幫,就知道挑毛病,還想多從兒媳孃家拿點錢。

第二位寶媽,老公懶散,責任心弱,只會讓她順着公婆。公公自私,暴躁,貪喫,懶惰,成天不着家,婆婆嘮叨,小心眼,馬虎。

公公無原則溺愛孫子,導致寶媽越來越難教孩子,母子關係緊張。


第三位寶媽,老公責任心強,體貼入微,主動分擔家務,帶孩子,公公婆婆把她當成女兒一樣疼愛,經常給她買來她愛喫的東西,還幫着做家務,帶孩子。

孩子們的懂事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靠父母教育有方。

公公接孩子放學,幫孩子背書包,她教孩子,要對爺爺說謝謝,養成感恩的習慣,也要學會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書包再重,也要自己背,上學要用的書本文具自己整理,喫飯自己盛,喫水果自己削。

她和老公商量好,要讓孩子從小學做家務,可以減輕父母壓力,也可以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讓孩子明白,家是全家人共同維護和支撐的,不是靠媽媽一個人硬撐的。

每個週六下午,是她和老公給孩子們規定的學習時間,三兄弟會一起看書,爸爸媽媽在旁邊陪着,回答孩子們提出的疑問。

這個家庭兩對恩愛和睦的夫妻,公公婆婆和寶爸寶媽,保持着和樂溫馨的氣氛,孩子自然被教育得格外聰明懂事,乖巧可愛。

所以說,教育孩子,不是寶媽一個人的事,需要全家上下齊心協力。

當今的很多家庭育兒成爲頭痛的難題,重點就在於家庭氣氛不好,婆媳不和,夫妻吵鬧不休,工作壓力山大,寶媽哪有心情好好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父母和子女,夫妻之間要取得共識,既不要無原則地溺愛,也不要過於強硬地打罵。

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爲了讓孩子更進步,家長要做的是先完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