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篇第十八(二)

柳下惠爲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譯文】

柳下惠擔任掌管刑罰的官,多次被罷免。有人問:“您不可以離開魯國嗎?”他說:“用正直之道來侍奉人,去哪裏而能不被多次罷免呢?不用正直之道來侍奉人,又爲什麼一定要離開故國家園呢?”

【摘抄】

柳下惠品性高潔,有“坐懷不亂”之美名,性格耿直、不事逢迎、直道而行,因得罪權貴多次受到黜免。他看清世道、心智明達、堅守原則,有“不羞污君,不辭小官”,淡泊名利、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這段話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爲強國興邦,廣招天下人才,雖然他屢受排擠打擊,道德學問卻名滿天下,各國諸侯都爭相以高官厚祿禮聘,都被他拒絕了,從中可以看出,他有濃厚的家國情懷,不求名利也不爲實現自我價值而去效力於別國,從古到今,這種操守絕大多數人才都做不到。柳下惠的高風亮節爲後人深深敬仰,秦伐齊,道經柳下惠墓地,秦下令:“有去柳下惠墓地採樵者,死無赦。”

【感悟】

智而守道,直而不枉,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