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篇第十八(三)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文】

齊景公談到怎樣對待孔子時說:“像魯國國君對待季氏那樣對待孔子,那我做不到,只能用低於季氏而高於孟氏的規格來對待他。”不久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離開了齊國。

【摘抄】

齊國興盛得力於管仲的治國方略,以法家思想爲主導治理國家成爲了齊國的政治傳統,晏子無疑繼承了這種革新去弊、策略靈活的治國思路,齊國君主歷來倚重有才能的大臣,事務決策上大臣們有重要的話語權。孔子有名望,到齊國後受齊景公重視,見面後孔子提出的君臣、父子倫理觀有利於鞏固王權,讓齊景公很滿意,就想重用孔子並給予很高的待遇。晏子作爲齊國最重要的臣子,認爲孔子想恢復周朝禮制的政治主張只是爲謀求高位,厚葬制度、繁文縟節的禮儀形式都已不合時宜,會不利於齊國的發展,其他大夫出於利益和地位考慮也排斥孔子,甚至想直接殺掉他,這種局勢下,齊景公借辭推脫,孔子爲了生命安全而倉促離開。人生尋求發展空間需要志同道合,道不合很難有立足之地,且無功不受厚祿,根基不牢不足以服人心。

【感悟】

禮崩樂壞,道德淪喪,諸侯爭霸,篡權奪利;恢復周禮,推行仁政,只會損害多數人的利益,沒有合適的環境背景,如何行仁治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