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大別山瀑布羣遊記

這是一個廢棄了的景區,早已荒草萋萋,曾經高大的景區大門也已經掛滿蛛網。

乾枯的枝丫,在假山上站着,在這一片夏日的蔥蘢中間,顯得尤爲扎眼。

“大別山瀑布羣”這六個大字,以及旁邊藍色的告示牌,還顯帶着這景區過去車水馬龍的榮光。

遠望皆是一片蔥蘢,只聞得遠處水聲唆唆。

間或有疏離的行人沿着爬滿青苔的小路過來,炎炎盛夏,卻有這麼一個避暑的好去處。

未見飛瀑,先聞其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瀑布,宛似一曲《琵琶行》,在羣山之間,奏起和鳴。

小路蜿蜒,忽然眼前一亮,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之間,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卻無王羲之等魏晉風流人物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聞此琵琶琴瑟之語,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古人常有登高而嘯、彈琴復長嘯之語。甚是好奇,在這清流幽谷之內,古人之嘯,到底又是怎麼一番風流。

 是日也,天朗氣清,遊於大別山瀑布羣。

在領隊的引導下,有朋友穿着救生衣下潭戲水。

有黃髮有垂髫,石潭戲水,並怡然自樂。

廢棄已久,但是人工修築的小路依舊,或高低錯落,或沿谷而上,或小橋流水。

前不久的大雨留下的沖刷痕跡,讓我們不得不驚歎於自然地力量。

那些依舊矗立的大樹,歷經風雷雨電之後,枝幹上留下的傷痕,展示着自然風雨雷電的力量。

在這樣的環境裏,也纔有機會欣賞自然的景色。

翠林、峻石、青苔。

古人東遊泰山,西觀大漠,纔有壯麗的詩篇。

有很多曾經爲了高考默誦的詩篇,到了這俊美的環境下才明白,原來這就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古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而今山不在高資本就行,水不在深門票則靈。

山山水水,點點圈圈,有人要政績,有人要銀票,於是乎一拍即合。

開發不善,自是在這山水之間,落得鐵索水泥的傷疤,經歷風吹雨打。

還有資本溜走時,來不及清掃的飲料瓶、啤酒罐、塑料袋,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的時間,才能消失。

那些也算是歷史的見證了。

山林茂密,山花有來。

雖長在樹蔭之下,卻也有自己的暢然。

清風自來,我自盛開。

聽山間的清風,聽山間的飛瀑,聽山間的雨水,聽山間的蟬鳴,萬物斗轉星移,琵琶聲猶在,卻不見了那來來往往的行人。

他們行色匆匆,卻停不下腳步,細細聽聞這風,這瀑,這雨,這蟬,這萬物。

最後,有兩隻蟲,臥在山石青苔上乘涼。

在我們那兒夏日裏也頗常見,被叫做蚰蜒。

寫這一篇的時候,仔細查了一下,原來蚰蜒是另一種昆蟲。

而這擁有300對腿的昆蟲,大家知道叫什麼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