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帶來的改變



初識整理術,是從近藤.麻理惠小姐的紀錄片--「近藤.麻理惠的整理祕訣: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開始的。


被麻理惠小姐的笑容吸引,感覺她瘦小的身體裏散發出某種魔力,給人一種特別舒服,想要靠近的親切感。


不管多麼雜亂的房間和生活,麻理惠都能搞定,讓人在安心踏實的同時,收穫溫馨。


印象最深刻的是麻理惠小姐對待房子的態度。開始整理之前,麻理惠小姐會虔誠地和房子對話,感謝房子對這家人的照顧,告訴房子要開始整理了,請它幫忙讓整理順利進行。


八集的紀錄片很快看完了,因爲意猶未盡,又找來麻理惠小姐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來讀,同時嘗試按照麻理惠小姐在書中推薦的方法,進行全屋整理的嘗試。


其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迷茫和自我懷疑,還有家人的不理解。


整理最初難免會自我懷疑,到底行不行?當物品被想方設法收納起來之後,整理問題看似得到了解決,然而當空間被再次填滿時,房間又會變得雜亂。針對這一問題,麻理惠小姐提倡「不要做收納工作,而是從丟開始」。


回想二十歲的時候,喜歡房間堆滿生活用品,現在則真心覺得,不必急於填滿空間,應儘可能地去優化,在能夠實現的解決項裏找出最優項。很多事情亦然。


麻理惠小姐說,整理分爲「節慶的整理」和「日常的整理(每日所用物品歸位)」,只要一次性完成節慶整理,房間就不會雜亂。


帶着這樣的信念,(也是有點半信,想要看看是不是這樣)開始踐行麻理惠小姐的理念——先決定物品的去留,再設定收納場所。


以前對物品沒有過多的關注,自從愛上整理,認真地整理完一遍以後,留下的都是真正喜愛的物品,連疊衣服這樣的小事也因此變得格外認真和用心。


雙手釋放的能量令身心得到極大的撫慰和滿足,得以舒緩疲憊、恢復精神。當主人用心整理衣服時,對衣服而言也是一次被注入了能量的過程。


越是愛惜物品,物品越能成爲你的好夥伴。身邊留下的物品,每天爲了支持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勤勤懇懇地發揮作用,盡職盡責,只有回到物品自己的歸宿纔會安心。平時加以細心呵護和認真保養,每次把洗好晾曬的衣物或每日使用的物品放回原處,心情都會變得和平時不一樣,生出感激和珍惜之情。


那些被善待的物品所散發出的光芒也和往日有所不同。收納不是簡單的歸位,是決定物品居所的神聖行爲。


許多人在整理之初,會捨不得把不心動的東西都扔了。有人甚至擔心,如果扔到一無所有怎麼辦?


個人覺得對現狀的覺醒比一無所有重要。全部整理完之後,最深切的感受是整理讓我們對物的掌控做到心知肚明,空間也因此變得更加賞心悅目。以前不知道自己曾擁有太多東西,甚至爲一些未曾得到的耿耿於懷。現在恍然大悟,原來人生本不需要太多東西(行李)的啊,只要生活必需品就夠了。


幸福感和滿足物慾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麻理惠小姐稱這一刻爲“適量的感悟點”,只要頭腦裏有了這個感悟點,對自我需求有了基本的瞭解,就不會隨意添置物品,整理起來也會變得相對容易很多。


當然偶爾也會偷懶,會不想整理,但只要恢復體力抽出少量時間把東西歸位,很快又會回到整齊的樣子。東西有了各自約定的位置以後,其他家庭成員也會不自覺地遵守規則,共同維護良好的家居環境。 


我本人並非日式極簡主義的推崇者,相比極簡生活,更喜歡混沌中生出秩序感。日式收納太過橫平豎直、一板一眼,法式風情的慵懶日常更有生活溫度。很難說哪種收納更好,只能說不同的生活方式吧。


整理不是哲學,生活也不是美學,但可以比照哲學給生活做減法,嘗試以哲學之心過美學生活,沒準會有新的際遇。你覺得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