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存時間的生活

“風吹樹葉落,堆肥結碩果”。如果三年只讀一本書,我願意是《積存時間的生活》,這本書圍繞一對加起來180多歲的智慧老人的日常展開,將尋常生活娓娓道來。


整本書未見一處發自肺腑對生活的讚美,有的只是修一夫婦絮絮叨叨的日常,大到季節輪迴,小到桌子的擺放、一日三餐,卻處處散發着濃濃的生活味,既是“生活良方”,也是都市人的“治癒良方”。


“小春日和”系列共三本,每一本都是時光的贈予。書放在家中鬥櫃上、牀頭邊,累了就翻開來讀兩頁,一旦定力不足,或者感覺日子乏味就找來看,隨便一個夜晚,擰亮一盞檯燈,翻開哪頁讀哪頁,好比給心吸氧。


從2020年無意中在優酷看到NHK《人生果實》,到《每天都是小春日和》、《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再到後來《積存時間的生活》,從紀錄片到“日和系列”,每一本都是一部濃縮的“人間至味”,讓人不忍釋卷。


書中修一和英子幾十年風雨同舟,兩位老人在人生路上相互體諒,互相扶持,攜手共進,這是平凡裏生出的堅韌不拔的力量,或者說是平淡生活的信念,質樸又讓人動容。


我這個每日都在抒生活的情,卻從未發自內心真正熱愛過生活的人,三年來受其影響,不知不覺改變對生活的看法和認識,在修一和英子“人生果實”的無聲沁潤下,逐漸形成新的生活理念、審美,甚至潛移默化中連帶消費觀念一併被改變。


在遇見小春日和系列之前,我向往外面的天地,鼓吹“生活在路上”,堅信不出發就不叫生活。


看完小春日和系列,內心頗爲震動,並將書中生活逐漸內化於心。受制於客觀因素,2022年放棄“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的堅持,不再信奉“生活在別處”,每天在重複的軌跡探索,在熟悉的事務中體悟、察覺、冥想,着眼當下,聚焦手頭一切。生活的半徑日漸縮小,內心深處的圓卻越畫越大。


在“小春日和”的薰陶下,即便足不出戶,也一樣能品出生活的萬千滋味。在小區一遍又一遍的“深度遊”中,熟悉了小區的氣候、風的溫度、花花草草的影,不同角度的日出和日落。最愛在週日的下午,帶着哥哥坐在家門口的長椅上看山,體會生活慢下來的愜意,守護內心的安寧。


不再熱衷購物,家裏長期保持只買必要物品的習慣,堅持舊物回收利用。看到有人因爲“如果每個人少丟掉一件舊物,地球就少一件垃圾”的倡導,非常認同,身體力行。平時通勤穿工裝,櫃子也因此空間富餘,無需爲多餘物品傷腦筋。


擯棄高消費,覺得“替代品也不錯”,使用9.9元的平價眉筆,幾十塊錢的手袋,想入手一口鍋仔亦三思而後行。遵循買一件新的必淘汰一件舊的原則。由於需求降低了,三年來很少買新的,一家人充分享受節制的快樂,除非確有需要方纔小心謹慎添加。


如今,生活用品極盡簡化,數量減少了,質量反而提高了,一眼望去家裏變清爽了。人的慾望變少了,心的負重減輕了,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輕盈。



相比奢華,質樸的生活更讓人爲之所動,不疾不徐,不緊不慢。不僅我,現在連哥哥也隔段時間就嚷嚷着要看“老爺爺和老奶奶的視頻”,他把“人生果實”紀錄片稱之爲“老爺爺和老奶奶視頻”。打算弟弟再大點也拿給他看,一起端正心念。


又淌過一年生活的渾水,真是不易。願2023保持簡單,以質樸之心過質樸的生活,不爲繁複所累,亦不受困於繁複,一生簡單有序,純良有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