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篇第十八(六)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爲誰?”子路曰:“爲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爲誰?”曰:“爲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文】

長沮和桀溺並肩耕地,孔子從他們那裏經過,讓子路去打聽渡口在哪兒。長沮說:“那個駕車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子路又向桀溺打聽,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子路回答說:“是的。”桀溺就說:“普天之下到處都像滔滔洪水一樣混亂,和誰去改變這種狀況呢?況且你與其跟從逃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從逃避污濁塵世的人呢。”說完,還是不停地用土覆蓋播下去的種子。子路回來告訴了孔子。孔子悵然若失地說:“人是不能和鳥獸合羣共處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們一起來改變它了。”

【摘抄】

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孔子當世名聲已遠傳,但行爲不爲隱者們所認同,甚至出言譏諷,問個路也沒人搭理,可見孔子周遊列國的過程中充滿了心酸和失落,長沮的回答是譏諷式隱語,認爲孔子知道人生的渡口是知難而退。孔子的感嘆充滿了悲壯之情,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儒家的人生主旨是服務於社會民衆,社會不好就去努力改變它,難道躲在深山野嶺與鳥獸共處嗎?都躲起來誰來改變社會現狀,孔子不認同避世苟且求生的思想主張,所謂道不遠人,遠人非道。

【感悟】

人生太多艱難險阻,是知難而退,求個安生自在,還是迎難而上,勇登頂峯,就看各自的執念了;天下無道,不正是仁人志士大有所爲之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