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057《卡片筆記寫作法》1年讀完博士,30年寫65本書,原來大神這麼操作 人腦的工作機制 盧曼“卡片筆記”到底是個什麼神器? 怎麼用卡片筆記法來寫作? 結語

20世紀20年代(1927年),尼克拉斯· 盧曼出生於德國呂訥堡的釀酒師家庭,隨着歷史的洪流,他的命運被捲入了二戰的洪流,從參軍到被俘,好在他參軍不到一年,二戰就結束了。

幾經波折的盧曼終於在戰後的德國政府謀得了一份公務員的差事。相比工作,他更關注哲學,組織理論和社會學內容,於是他一邊閱讀,一邊用他獨特的方式做着筆記。

有一天,盧曼這個外行把一些手稿交給了當時一位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沒想到這位社會學家居然推薦盧曼去比勒菲爾德大學擔任社會學教授。

要知道,在當時的德國,如果沒有博士學位,是連給教授拎包的資格都沒有的。傲嬌的盧曼教授怎麼甘心喫這種軟飯,於是他開始寫自己的博士論文和定職稱論文。

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他讀完博士,評上了職稱,理直氣壯地拿到了大學教授的職位,一干就是30年。

更神的是,在這30年間,他出版了58本著作和600餘篇文章(譯本不算),他去世之後,從他手稿中又整理出了7本書。也就是說,他每年寫2本書,外加數20篇文章。

這樣的超級大神,他是怎麼做到的?答案是:他正確地使用了自己的“兩個”“大腦”

人腦的工作機制

人類怎麼會有“兩個大腦”呢,這有違常識。但是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工具給自己變出一個“外腦”來。

首先,我們來看自己肩上扛着的這個大腦。

它是數百萬年進化而來的智人大腦,遇事總選擇先考慮趨利避害,飲食男女,巨大的腦仁裏情緒多於理智,情緒先於理智。

用這麼一臺進化緩慢的生物處理器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它開始變得喫不消了,或者說它需要工具協助。

人類的智力活動,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大腦的記憶能力;人類的創造活動也很大程度取決於大腦連接不同概念的能力。

但是,人腦偏偏就是不擅長長期記憶信息,我們會通過大量的遺忘,來讓大腦始終處理緊急的,帶來獎勵或刺激的信息。

人類的記憶的深刻程度,來自於兩種記憶機制,一種是存儲強度,一種是提取強度。

而且,大腦的意志力資源很有限,很容易不耐煩,與其費盡心機提高意志力,不如就坡下驢,減少工作的意志力消耗。

盧曼教授發現,讀書的筆記卡片可以成爲他的“外腦”,將人腦不擅長的長期記憶託付給卡片,這樣做既能保證讀書有效果,而且還能節約寶貴的意志力資源,專心做好眼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還能通過神奇的卡片功能實現創新和創作,真正實現“從讀者到作者,甚至學者”的飛躍。

盧曼“卡片筆記”到底是個什麼神器?

起先,盧曼也是個普通人,和你我一樣在文本下面畫畫波浪線,在頁面空白處寫點筆記,就以爲這樣就可以了,後來他也和我們一樣,發現這樣做筆記沒有任何意義,書都白讀了——能記住的知識很少,能用上的更是沒有!

於是,他發明了自己的卡片筆記法,將閱讀和思考時獲得有知識和想法用卡片記錄下來,然後放在一個盒子裏,沒過多久,就變成我們開篇時看到的那個神樣的人了。

後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對盧曼教授的讀書寫作方法感興趣,更有甚者,很多人將他的卡片筆記方法開發成了應用軟件,例如國外的收費軟件Roam Research,Zetterlkaten,中文的免費軟件如元思筆記,浮墨(flomo)等。

作家申克·阿倫斯開始學習和使用盧曼卡片筆記的寫作方法,寫成了這本《卡片筆記寫作法:如何實現從閱讀到寫作》,詳細介紹了盧曼從閱讀到記筆記到寫作的整個工作流程及其背後的認知原理。很多作家和學者都開始使用這套方法進行學習和創作了,而且申克這本書本身就是運用盧曼卡片筆記寫作法寫成的。

申克.阿倫斯在《卡片筆記寫作法:如何實現從閱讀到寫作》將盧曼教授的筆記分爲3類:閃念筆記(Fleeting Notes)、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s)和項目筆記(Project Notes)。

閃念筆記:這類筆記只是對收集信息起提醒作用,可以用任何一種方式來寫,最後會在一兩天內被扔進垃圾桶。

永久筆記:這種筆記以一種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了必要的信息,並且永遠不會被扔掉。它們總是以同樣的方式存放在同一個地方,或者是在文獻管理系統中,或者按出版標準寫好放在卡片盒中。

項目筆記:它們只與某一特定項目有關,保存在特定項目的文件夾內,項目結束後即可丟棄或存檔。

具體操作方式,說白了其實很簡單:

第一步:將日常閱讀和生活遇到的知識,感悟或者想法用“閃念筆記”保存下來;

第二步:通過思考和理解,把必要的信息和知識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形成永久性的筆記,存在特定的外部形式上,可以是APP記錄,也可以是卡片,並在這些記錄上打上索引。

第三步:建立永久筆記之間的關聯性,從新索引關聯舊索引開始,將永久性的筆記連接起來,變成文章。

盧曼卡片筆記的核心要義,我總結爲3點:

1. 注重記憶的“提取強度”:也就是說,書讀一百遍,不如考一次試;

2. 激發主動思考:用自己的語言,通過卡片的形式,將知識永久性地轉化爲隨時可調用的知識庫;

3. 從一開始就建立知識的關聯:形成知識體系,使用時自然框架明晰,論點清楚,一個主題的內容,一拎可以拎出一串。

怎麼用卡片筆記法來寫作?

如果你的寫作是“從一張白紙或者空白的屏幕開始”,那麼你可能一開始就誤解了寫作,我猜,這也是寫作讓你我這些普通人痛苦的根源。

有時候,你會想,我已經做了這個主題的很多資料蒐集,爲什麼還是覺得大腦空空啊?

那就是因爲我們沒有能夠把信息做一個前期的有效整合,如果我們想像盧曼教授那樣做好了卡片,寫作立刻就變得容易了。

首先,我們不再是面臨一張白紙,而是豐富的,圍繞寫作主題的資料,甚至文章的結構已經清晰可見了;

其次,我們只需要把文章的結構做一些調整,把資料做必要的整理和修改,文章就出現了;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興趣的事物上,並對自己的知識發展過程進行書面記錄,題目、問題和論點就會自然而然地從材料中湧現出來。

最後,就是把成形的文章進行精修,發表,然後等待同行檢驗,未來檢驗。

結語

申克·阿倫斯通過學習和實踐尼克拉斯· 盧曼教授的卡片筆記寫作法,將如何實現從閱讀到寫作的方法寫成了這本《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讓我們能夠窺見像盧曼教授這樣的寫作大神,是怎樣做到如此高產的。

通過“閃念卡片”隨時積累大量的靈感,想法和知識,不拒絕任何主題,不管是不是相互矛盾;再用自己的思考將它們固化成“標準化”的卡片,把被自己理解清楚了的知識,想通了的道理,明朗了的洞見,固化成符合自己需求的記錄,讓這些智慧庫成爲我們的外腦;在這些卡片之間建立連接,將知識,感悟和洞見,相互碰撞,最終獲得寫作源源不斷的動力,靈感,還有創新。

寫在最後,我們還是自己去用一下盧曼教授的卡片筆記方法吧,不然,不僅之前的書白讀了,連這本書也白讀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