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筆記】古人喫哪些蔬菜?

我們今天喫的菜,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不過古代人並不是這樣的。

先秦時期有荇菜,聽起來很高端,但其實就是池塘裏常見的浮葉;到了漢朝,蔬菜主要有五種,被稱爲五菜,他們分別是“葵、韭、藿、薤(xie)、蔥”。

五菜裏最流行的“葵”,就是是今天的冬莧菜,古代常見的還有葑,在現在的東北叫“芥菜疙瘩”,主要用來醃鹹菜。而菲,雖然名字聽上去很文藝,但其實他就是大蘿蔔。古人也喫小白菜,叫作菘,到了明清之際,大白菜才被改進雜交出來。

中國人今天喫的大多蔬菜,都是古時候從外國傳入的,絲綢之路開通後,大量的西域蔬菜傳入我國,比如黃瓜是從伊朗傳進來的,菠菜是從尼泊爾,茄子是從印度。

明朝的時候,因爲歐洲人開闢新航路發現了美洲,所以諸如土豆、番茄、南瓜、辣椒等等,都在這個時期陸續傳入了我國。

我們今天喫的蔬菜瓜果裏,帶有番字的,一般都是明清之際傳入我國的舶來品;帶有胡字的,那就一般是唐朝時傳入我國的舶來品。

但是,要說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最大的,那還得是明清之際的玉米和番薯,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兩個不太屬於蔬菜,因爲他們後來漸漸地變成了主食。

玉米跟番薯不太挑土地,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乾隆時就曾制定包括免稅在內的多項優惠政策,鼓勵民衆開墾荒地種植。

乾隆時期廣泛推廣玉米、番薯的種植後,中國的人口便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最終達到了農耕文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