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筆記】古人說話也用文言文嗎?

古人寫文章時用的書面語言文言文,在日常交流上面,古人說的也是白話文。

春秋以前,文言文和口語白話文的區別不太大,文言文實際上就是把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變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言文基本定型,這以後的兩千年基本沒有變過。

但是口語白話文呢卻一直在變,這裏面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移民的影響,比如遊牧民族入主中原,語言就會隨之發生變化。唐朝之後,白話文跟文言文的區別就更明顯了,人們平時說話跟寫文章,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既然平時說話也用白話文,爲什麼寫東西就非要用文言文呢?

主要白話文用字太多了,在紙張沒有發明以前,古代人都在青銅器、竹簡這類的上面刻字寫字,這些材料非常昂貴,而且寫着也很費勁,爲了省錢省力,古人寫文章的時候必須惜字如金。

假如四大名著那個長度,要是都用竹簡寫成,那就沒幾個人看得起書了,所以古人用文言文的最初目的,是爲了控制成本。

後來造紙術、印刷術普及了,爲什麼還用文言文呢?

這主要是因爲文化傳承的慣性,文言文格式穩定,言簡意賅,有表達優勢,除了這一點以外,還有一些古代的知識分子,覺得用文言文書寫能顯示自己的格調,證明自己跟普通的喫瓜羣衆不一樣,通過體現文化的高低差異來獲得優越感。

兩千多年以來,文言文一直都是讀書人的身份象徵,一直到新文化運動倡導白話文,文言文的優越感才消失。這種話本把口語跟書面語做了融合,產生了一種淺近文言體,也就是白話小說。四大名著,就是此類小說的代表。

白話小說讀起來比較貼近真實生活,所以很多人看四大名著覺得容易,但看史記可能覺得就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