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心理學概念

最近在看心理學方面的書,重溫了兩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習得性無助”和“自證預言”,想要展開說說。

1,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一個放棄的反應,是源自“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於事無補”的想法的行爲,它出自馬丁•塞利格曼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之前無論做什麼都無法逃避被電擊的狗,當置身於可穿梭往返、只有一半區域有電擊的箱子裏時,寧願躺着什麼也不做,苦苦承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痛苦,也絕不會試着跳過中間的矮閘門,逃到沒有電擊的一側去。換言之,它們“習得”了“無助”和放棄。

在動物身上展示的心理學效應,在人類身上同樣有效。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或者觀察一下週圍的人,你就不難發現一種相當普遍的情況:當我們多次嘗試同一件事情但最終都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時,我們很容易將它歸因於“我不是幹這個的料”、“我天生就不適合幹這個”等原因,而不是客觀理性地分析是不是因爲環境和方法,或者別的某些方面出現了問題。

形成這種心理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過往在這件事上失敗的次數“太多”了。當每一次努力都以失敗告終時,有些人會習慣性的在自己身上發掘出與這失敗之間的因果聯繫。兩次考試沒考好,我是不是天生就不適合讀書?談了幾次失敗的戀愛,親密關係可能根本就不適合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職場是我玩不轉的東西,也許我根本就不該待在這裏……有時候甚至根本不用“太多”次,一次就夠了,就像那些剛失戀一次的女生,就輕率地得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的結論一樣。

一旦形成這種心理,再面對同樣的事情,你就連多嘗試一次的慾望都沒有了,變成了那隻過早躺下的狗,因爲你的內心早已相信:反正做什麼都沒用,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殊不知,許多事情的最終成敗,恰恰就在那“再試一次”的努力中。

回想過往種種,驀然發現自己就曾深陷這個漩渦,並且直到今天也未必能說已經完全抽身出來,不禁汗然。

2,自證預言

所謂“自證預言”,是指人們會不自覺的按照自己對事情的心理預判行事,最終導致事情的發生,產生跟我們心理預期相同的結果。

比如你非常相信“努力學習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的結論,於是你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下課認真做習題,有空讀了許多與本學科相關的書籍,沒事還總拉着老師同學一起討論怎麼學的更好,最終期末你真的考的很好,預期變成了現實。這道理反過來也成立。做一件事之前你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得成,於是因爲這個“不相信”,你也必然懶得爲此付出100%的努力,也根本不可能在那些至暗時刻還竭盡全力去拼,最終這事就真的沒成,然後你還自以爲先見之明地說:你看,我就知道幹不成吧。你一開始就不相信追得到女神,最終也真的如你所願沒有追到,自證預言必然自證。

這讓人聯想起心理學上的“安慰劑效應”,病人喫下去的明明就是毫無藥效的安慰劑,但最終疾病竟然真的好了,心理預期對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還有“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的也是同樣的事,“信以爲真”的故事。

當然這並非是說只要你相信,期望就一定成真,那未免太過理想化,但你的相信的確會促使你竭盡全力去達成目標,這大大提升了目標達成的概率,而我們一生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終無非就是提高讓預期得以實現的概率。就像即使我無比相信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成爲世界首富,最終也未必能實現(事實上幾乎就不可能實現),但如果我連信都不信,那就肯定無法實現了。人們只會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並按照這個相信去行事和理解世界。更有甚者,當兩者出現矛盾衝突的時候,他們似乎更願意相信,自己是對的,是這個世界錯了,難怪詩人會說,“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做事之前先選擇相信吧,即使最後以失望收場。

今後繼續讀心理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