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啓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一、阿德勒 二、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 三、應用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並無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轉載。


[格式]

原文摘錄

我的批註


作者:岸見一郎

一、阿德勒


1、阿德勒是誰?

奧地利出身的精神科醫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於 20 世紀初創立了個體心理學派。我們現在一般根據創立者的名字而稱其爲“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同弗洛伊德榮格心理學的三巨頭

因全球暢銷書《人性的弱點》和《美好的人生》而聞名的戴爾·卡耐基也曾評價阿德勒爲“終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而且其著作中也體現了很多阿德勒的思想。同樣,史蒂芬·柯維所著的 《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 中的許多內容也與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

二、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


1、脫胎於跟弗洛伊德的分野

阿德勒心理學可以說是與希臘哲學一脈相承的思想。

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的核心成員。但是,兩人後來因觀點對立而導致關係破裂,於是阿德勒根據自己的理論開創了“個體心理學”。

(1)原因論 vs 目的論

① 原因論

1、介紹

以精神創傷說爲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論就是變相的決定論,是虛無主義的入口。

2、缺點

如果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結果會如何呢?那就可能會陷入對世界絕望、對人生厭棄的虛無主義或悲觀主義之中。

② 目的論

1、介紹

阿德勒推崇的是目的論

即決定論的反面,即過去不能決定一切且你可以改變現在和未來

2、“個體心理學”

(1)爲什麼叫“個體心理學”

1、認爲個人不可分割、否定二元論

阿德勒所命名的“個體心理學”這一名稱也許很容易招人誤解。在這裏我要簡單做一下說明。首先,在英語中,個體心理學叫作“ individual psychology”。而且,這裏的個人( individual)一詞在語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青年:不可分割?哲人:總之就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的意思。那麼具體來講,什麼不可以分割呢?阿德勒反對把精神和身體、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識和無意識等分開考慮的一切二元論的價值觀

正因爲否定二元論,所以:

2、一切都是我們“咎由自取”

比如:

  • 否定心理創傷的存在

  • 人是在捏造自己的情緒,比如憤怒

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爲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易怒的人並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瞭解發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纔會說“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這其實是在藉助發怒來進行交流。

3、我們可以自我改變

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自我改變的心理學。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如何把手中這張牌打好。

3、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甚至斷言“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反過來說就是,我們的幸福也在人際關係之中。

注意:這裏的人際關係不光是跟外人的,事實上首先是自己

4、“勇氣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也叫“勇氣的心理學”。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圖的中心,我們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係課題。

(1)爲什麼叫勇氣心理學

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爲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爲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尼布爾的祈禱文”:“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2)不要尋求他人的認可的勇氣

我要先說一下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大前提: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

① 爲什麼

1、“拼命尋求認可”反而是以自我爲中心

2、你不能讓所有人都認可你

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段話:“假如有 10 個人,其中勢必會有 1 個人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會批判你。他討厭你,你也不喜歡他。而且,10 個人中也會有 2 個人能夠成爲與你互相接納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 7 個人則兩者都不是。”

② 怎麼做

1、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

哲人:你犯了一個大大的錯誤。其實,我們“並不是爲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爲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爲自己而活呢?”

注意: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推崇放任主義。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而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不是如此,而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如果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要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涉。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2、自己也不要干涉別人生活

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有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3)被討厭(行使自由)的勇氣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纔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4)信賴的勇氣

在這裏需要把“相信”這個詞分成信用信賴來區別考慮。

首先,信用有附加條件,用英語講就是“credit”。例如,想要從銀行貸款,就必須提供某些抵押。銀行會估算抵押價值然後貸給你相應的金額。“如果你還的話我就借給你”或是“只借給你能夠償還的份額”,這種態度並不是信賴,而是信用。青年:是啊,銀行融資本來就是這樣嘛。

哲人:與此相對,阿德勒心理學認爲人際關係的基礎不應該是“信用”,而應該是“信賴”。青年:這裏的信賴是指什麼呢?哲人: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即使沒有足以構成信用的客觀依據也依然相信,不考慮抵押之類的事情,無條件地相信。這就是信賴。

信賴的反面是什麼?青年:信賴的反義詞?……哎哎,這個……哲人:是懷疑。

阿德勒心理學並沒有基於道德價值觀去主張“要無條件地信賴他人”。

(5)承認錯誤的勇氣

① 當你錯了

“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等於“承認失敗”。

② 當你沒錯

如果你認爲自己正確的話,那麼無論對方持什麼意見都應該無所謂

還有,無論認爲自己多麼正確,也不要以此爲理由去責難對方。人在人際關係中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那就已經步入了權力之爭,會試圖讓對方屈服。

尤其是親密關係之間,對錯並不重要。

(6)敢於改變的勇氣

我們假設有一個人正在爲“我的性格是悲觀的”而苦惱,我們可以試着把他的話換成“我具有悲觀的‘世界觀’”。我認爲問題不在於自己的性格,而在於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觀。性格一詞或許會帶有“不可改變”這一感覺,但如果是世界觀的話,那就有改變的可能性。

(7)敢於平凡的勇氣

三、應用


1、自我

(1)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是的,這兩者有明顯差異。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還是暗示自己說“我能行”或者“我很強”,也可以說是一種容易導致優越情結的想法,是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對得了 60 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 100 分”,這就是自我肯定;與此相對,在誠實地接受 60 分的自己的基礎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 100 分”,這就是自我接納。

(2)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會束縛自己

但是,我不是熱愛自己的自戀者,而是厭棄自己的現實主義者。正因爲厭惡自己,所以才只關注自己;正因爲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纔會自我意識過剩。

就像上文說的“拼命尋求認可”反而是以自我爲中心“。

2、自卑感

① 介紹

(1) 自卑感來自主觀的臆造

略。

(2) 把自卑當成藉口

另一方面,自卑情結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具體就像“我因爲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或者“我因爲長得不漂亮所以結不了婚”之類的想法。像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揚“因爲有 A 所以才做不到 B”這樣的理論,這已經超出了自卑感的範疇,它是一種自卑情結

拓展:以自己的不幸爲武器來支配對方。通過訴說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來讓周圍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擔心或束縛支配其言行。剛開始提到的那些閉門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爲武器的優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們的文化中,弱勢其實非常強大而且具有特權。”青年:什麼叫“弱勢具有特權”?哲人:阿德勒說:“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果要問誰最強大,那答案也許應該是嬰兒。嬰兒其實總是處於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嬰兒就是通過其弱勢特點來支配大人。並且,嬰兒因爲弱勢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3) 越自負的人越自卑

例如大力宣揚自己是權力者——可以是班組領導,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實就是在通過此種方式來顯示自己是一種特別的存在。虛報履歷或者過度追逐名牌服飾等也屬於一種權勢張揚、具有優越情結的特點。這些情況都屬於“我”原本並不優秀或者並不特別。而通過把“我”和權勢相結合,似乎顯得“我”很優秀。這也就是“虛假優越感”。青年:其根源在於懷有強烈的自卑感吧?

就像女人要用名牌包包和昂貴的化妝品。

② 怎麼做

1、不是跟別人比,是跟自己比

好吧,我們都不一樣。性別、年齡、知識、經驗、外貌,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我們應該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但是,我們“雖然不同但是平等”。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2、善用自卑來成長

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爲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青年: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正確利用自卑感

3、反對賞罰、重在鼓勵

舉一個容易明白的親子關係的例子。在教育孩子或是培養部下的時候,一般都認爲有兩個方法:批評教育法表揚教育法。如果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得到表揚,而如果做了不恰當的事情就會受到懲罰。阿德勒嚴厲批判這種賞罰式的教育

① 爲什麼

1、爲了操縱

我們表揚或者批評他人只有“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別,其背後的目的都是操縱。阿德勒心理學之所以強烈否定賞罰教育,就因爲它是爲了操縱孩子。

或者一種馴化。

2、地位的不平等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幹”之類的話表揚孩子的母親無意之中就營造了一種上下級關係——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阿德勒心理學把賞罰叫做“縱向關係”,把鼓勵看作“橫向關係”。

② 怎麼做

1、不評價

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性的語言是基於縱向關係的語言。

我們在看待他人的時候,往往會先任意虛構一個“對自己來說理想的形象”,然後再像做減法一樣地去評價。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運動樣樣滿分,然後上好大學、進大公司。如果跟這種——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會對自己的孩子產生種種不滿。從理想形象的 100 分中一點一點地扣分。這正是“評價”的想法。

2、拒絕賞罰

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

3、鼓勵

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稱爲“鼓勵”。

賞罰就像干涉,鼓勵類似援助。

比如:

  • 用“謝謝”來對幫助自己的夥伴表示感謝,用“幫了大忙了”來表示感謝。

    事實角度

  • 或者用“我很高興”之類的話來傳達自己真實的喜悅

    情感角度

4、價值感

(1)價值感來自?

① 主觀解釋

鑽石之類的東西也只不過是石塊而已。也就是說,價值必須建立在社會意義之上。

所以,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任意改變主觀解釋。

② 人際關係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存在,那我也許會把這 1 美元的紙幣放入壁爐當燃料或者當衛生紙用。同樣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會再爲自己的身高而苦惱。青年:……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存在?哲人:是的。也就是說,價值問題最終也可以追溯到人際關係上。青年:這樣就又可以與“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這種說法聯繫起來了吧?哲人:正是如此。

(2)怎麼獲得價值感

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請不要用“行爲”標準而是用“存在”標準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麼”去判斷,而應對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悅和感謝

存在即合理。

比如,病危狀態的母親儘管什麼都做不了,但僅僅她活着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撐你和家人的心,發揮巨大的作用。

或者一個大家族裏,最大的長輩活着,整個家庭就有凝聚力。

貢獻產生價值感

1、他者貢獻

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要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

“我對共同體有益”或者“我對他人有用”這種想法就足以讓人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幸福即貢獻感”

當然,判斷你的貢獻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課題,是你無法干涉的問題。是否真正作出了貢獻,從原理上根本無從瞭解。

2、注意事項

不可以爲了認可欲求而貢獻。如果能夠真正擁有貢獻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

並不是捨棄“我”而爲他人效勞,阿德勒把爲他人犧牲自己人生的人稱作“過度適應社會的人”,並對此給予警示。

3、例子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貢獻就是工作——到社會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務。勞動並不是賺取金錢的手段,我們通過勞動來實現他者貢獻、參與共同體、體會“我對他人有用”,進而獲得自己的存在價值。

有些富豪已經擁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鉅額財產,但他們中的多數人至今依然繼續忙碌工作着。

5、歸屬感

① 自己爭取

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② 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找

我們在尋求歸屬感的時候,理所當然地會去關注更小的共同體。

這種時候,如果認爲學校就是一切,那你就會沒有任何歸屬感。然後就會逃避到更小的共同體,例如家庭之中,並且還會躲在裏面不願出去,有時候甚至會陷入家庭暴力等不良狀況,想要通過這樣做來獲得某種歸屬感。但是,在這裏希望你能關注的是“還有更多別的共同體”,特別是“還有更大的共同體”。

6、距離感

要想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保持一定距離;太過親密就無法正面對話。但是,距離也不可以太遠。

7、愛

當人能夠感覺到“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既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越性,能夠保持一種平靜而自然的狀態。真正的愛應該是這樣的。

8、平衡感

口喫者是隻看事物的一部分便來判斷其整體。與此相對,工作狂則是隻關注人生特定的側面。也許他們會辯解說:“因爲工作忙,所以無暇顧及家庭。”但是,這其實是人生的謊言。只不過是以工作爲藉口來逃避其他責任。本來家務、育兒、交友或興趣應該全都給予關心,阿德勒不認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9、活在當下

① 介紹

請不要把人生理解爲一條線,而要理解成點的連續。如果拿放大鏡去看用粉筆畫的實線,你會發現原本以爲的線其實也是一些連續的小點。看似像線一樣的人生其實也是點的連續,也就是說人生是連續的剎那。青年:連續的剎那?哲人:是的,是“現在”這一剎那的連續。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我們的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中。

② 怎麼做

哲人:是的。我們應該更加認真地過好“此時此刻”。如果感覺能夠看得到過去也能預測到未來,那就證明你沒有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③ 應用

1、旅行

跨出家門的那一瞬間,“旅行”已經開始,朝着目的地出發途中,每一個瞬間都是旅行

2、人生規劃

您是說沒必要進行人生規劃或者職業規劃?哲人:如果人生是一條線,那麼人生規劃就有可能。但是,我們的人生只是點的連續。計劃式的人生不是有沒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你要敢於走,多嘗試。

10、人生的意義

所以阿德勒在說了“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之後還說:“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