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姬:所謂傾國傾城

古希臘神話中,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和海倫公主有關。而在古老中國,也有一位因美貌迷得諸侯王公失魂落魄、爭奪不已,甚而引發數場戰爭的女子。

《左傳》:“子靈之妻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

《左傳》認爲至少有一個國家的覆滅,數個男人的敗亡是和這名女子緊密相關的。

讓我們把時光推到近 3000 年前的春秋時期,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分佈着大大小小的諸侯王國。他們接受了周王朝的分封,尊周天子爲天下共主。只不過西周遭遇犬戎民族攻擊覆滅後,周平王東遷,周王朝對於諸侯的統攝力、號召力已經大不如前,諸侯國之間也爲了土地、財富、人民,開始了無休無止的聯合與爭鬥。

這一年,正是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在位時期,強大的楚國軍隊突然襲擊鄰近的陳國。相比疆域遼闊、飛揚跋扈的大楚,陳國不過是個彈丸之地,國小民弱,國人們權衡之後,尚未開戰便迅速決定投降,並向楚王獻上一名美女:夏姬。

而這場戰爭的本末,其實就正與夏姬相關。

在具體介紹夏姬前,需要科普一個先秦男女稱呼的小知識,按照當時的習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只不過這個姓擺放的位置有些奇怪,和今天並不一樣。例如夏姬,並不是姓夏名姬,也不是“一個姓夏的妃嬪”之意,而是姓“姬”,“夏”只不過是根據夫家的特徵冠給她的一個標識。

夏姬原先是鄭國的公主,被嫁給了陳國的大夫夏御叔,這在春秋時期,是非常習見的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婚姻。成婚以後,夏姬誕下一子:夏徵叔。而夏姬的命運也開始因這名兒子而產生波盪。

無論是西漢劉向編著的《列女傳》裏,還是東漢張衡的《西京賦》中,夏姬都被描述成了一位妖淫的女子。《西京賦》稱其爲“妖蠱豔夫”,而《列女傳》則更爲詳細,稱夏姬不但美貌無雙,且懷有蠱惑人心的本領,甚至有返老還童之術,因此人人爲其着迷。“其狀美好無匹,內挾技術,蓋老而復壯者……公侯爭之,莫不迷惑失意。”

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大概是因爲夏姬嫁到陳國後,同時與陳靈公,大夫孔寧、儀行父保持着私通的關係。但平心而論,在女性只是男性附庸且無力反抗的古代,這樣的事情與其責怪女性妖淫,不如問一問男性爲何紛紛守不住禮義廉恥。

在夏姬喪偶之後,陳靈公、孔寧和儀行父三人更無顧忌,公然在夏家的宴席間調侃起夏姬和她的兒子夏徵叔。

陳靈公藉着酒勁玩起了倫理哏,說:“我看夏徵叔長得倒像你們兩個。”

孔寧、儀行父不甘示弱,回擊道:“我看跟您也挺像。”

三人哈哈大笑,完全沒有發現一旁被連番羞辱的夏徵叔已經變了臉色。

就在這場宴會散場的時候,陳靈公被夏徵叔當場射殺,孔寧和儀行父則落荒而逃,一路向南,到楚國搬救兵去了。這便是前面所說那場戰爭的起源,楚莊王以“誅殺弒君的夏徵叔”爲名,討伐陳國,而陳國人也懂事,既然你是爲此而來,那便乖乖殺掉夏徵叔,並交出夏姬,以免遭受生靈塗炭的滅頂之災。

文獻並沒有記載夏姬的年齡,但根據常理推測,此時她至少應該不小於三十五歲,但卻依然美豔不可方物。將她接回國後,楚莊王不覺動心,準備將其納入自己的後宮。

按理說,一國之主想要得到一名俘獲的女子,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這時,楚國大夫巫臣卻忽然站出來道:“大王此舉萬萬不可。”

楚莊王不禁奇怪道:“卿家何出此言?”

巫臣正色道:“大王攻打陳國,口口聲聲是爲了討伐叛逆的夏徵叔,因此天下人都認爲大王是正義之君,楚軍是正義之師。如今,大王卻要娶夏徵叔的母親,只怕天下人都會忽然明白,原來大王是爲了女色才興師動衆,是個好色之徒罷了。”

楚莊王聽完雖然不開心,卻不得不尷尬地同意了巫臣的請求。

見狀,楚國的將軍子反跳出來,笑嘻嘻道:“既然大王不要,那不如便宜我吧。”

楚莊王剛要同意,一臉嚴肅的巫臣又站了出來,對子反道:“這夏姬,原先是鄭國公主,未及出嫁便先和哥哥私通,不出三年,哥哥便一命呼嗚。不久又下嫁陳國大夫,不到一年便生下兒子夏徵舒,甚是蹊蹺。若干年後,其丈夫也壯年身故,時人都傳她有采陽補陰之術。夏姬又與陳靈公、孔寧、儀行父有染,導致君死臣亡,國滅子誅。顯然,這個女人是不祥之物,怎麼可以讓她再去害您呢?天下美女如林,何必非要這一棵?(天下多美婦人,何必是?)”

子反見巫臣說得義正言辭,自己要是非要夏姬不可,倒顯得自己爲了女色不要命似的,只好作罷。

最後,夏姬被嫁給了楚國另一名連尹(楚國官職名)襄老,至於巫臣爲什麼沒有再反對,就不得而知了。

說來也是巧,兩年之後,襄老便戰死沙場,彷彿真的應驗了巫臣那“夏姬不祥”的說法,而父親屍骨未寒,他的兒子已經迫不及待要和這位後媽私通了,真是令人不解,一位四十左右的女子,究竟有怎樣的容顏,能讓這麼多人迷戀。

巫臣再一次站出來延續他勸分達人的作用,他認爲將夏姬留在楚國,終究會造成更大的禍患,說服楚莊王,派人將她送回了孃家鄭國,哪裏來的還是回哪裏去吧。

而接下來上演的,纔是真正好戲。

在夏姬已經到楚國十年左右的時候,一天,巫臣受命出使齊國,他二話不說,回家打包所有家產,一路向北直奔鄭國。到達鄭國之後,他接了夏姬,又一路北上,投奔了晉國。

什麼家國、什麼使命,一切皆可拋,一直在阻止別人和夏姬結合的巫臣,自己纔是那個最想要和她在一起的人。隱忍那麼多年,只是爲了一個可以長相廝守的機會。因爲叛逃,巫臣留在楚國的族人全被當年沒娶成夏姬的子反誅殺。巫臣從此與祖國不共戴天,並全力促成晉吳聯盟,專門與楚國兩線作戰,令其首尾難顧。

有人感慨巫臣的真情和盤算,有人感慨夏姬的美豔和命運,認爲和後世佳人相比,她才稱得上真正的傾國傾城。

我卻特別想說一句,史書說她一生嫁七次,引發三場戰爭,一個國家被滅,然而這麼曲折坎坷的人生裏,卻幾乎聽不到夏姬自己的任何一句聲音。她只是隨波逐流、逆來順受,因爲古代史裏,常常沒有人在乎一名女性的態度。

若說這是個傳奇,毋寧說這是一個女人的悲劇。

如果還有一點題外話要說,那就是關於夏姬的年齡之謎。因爲在傳世的文獻裏,再怎麼保守地估計,巫臣攜帶夏姬出逃時,她也應該有四十五歲開外了。三千年前的一名女性,能不能在這個年齡仍然擁有巨大的異性吸引力,很值得打個問號。這顯然不能用《列女傳》裏所認爲的“返老還童”術來簡單糊弄過去。所以,夏姬的年齡一直爲歷代所懷疑。

關於這個問題,清華大學保存的戰國竹簡《系年》提供了另外一個版本的夏姬故事。在這個版本中,夏徵叔並不是夏姬的兒子,而是夏姬的丈夫。這樣一來,夏姬的年齡可以至少往前推十多年,也就是說,她被俘獲到楚國時,最多也就在二十多歲,巫臣隱忍十年與她私奔時,她也才三十多歲。如此一來,事情就合理得多了,巫臣的“愛情”看起來也沒有前面那麼偉大,同時,陳靈公、孔寧與儀行父調侃夏徵叔的倫理哏也就不可能在《系年》中出現了,故事的八卦性自然少了許多。或許,更平淡的展開才更符合真實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