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六堂獨立思考課》筆記

一、要想成爲一個徹底思考的人,必須從平時就要注意,以及養成批判性思考的習慣。

  1. 找到自己“重視的事”

怎樣去了解自己,找到自己“重視的事”呢?作者在文中歸納了一個“對自己重視事物的覺察順序”,總共有五步:

第一步,發覺心中有點芥蒂;第二步,不壓抑那種感覺,承認它的存在;第三步,思考這種感情從何而來,尋求它的本質;第四步,爲什麼會有那種感情?尋求它的根據;第五步,承認“××對自己來說很重要”。咱們挨個解釋一下。

2.批判性思考

另外,關於徹底思考,本書還介紹了一種方法,批判性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考呢?看字面意思,我們很容易想到批判,認爲批判性思考是批評別人,貫徹自己意見的思考。

其實不然,這個“批判”,英文爲“critical”,意思是“謹慎判斷事物的是非”,所以批判性思考正式的解釋爲運用思考能力,對意見、想法和信息的真假進行謹慎判斷。

說簡單點,批判性思考就是每提一個意見、發表一個想法,接受一個信息,我們都要找到它們背後的根據,通過判斷“根據”的正確性進行辯證思考。

批判性思考不只針對別人,也可以針對自己,是一種很理性的思考方法,我們要建立這種凡事找“根據”的習慣,這樣在發表意見時也會很有底氣。

二、建立自我意見的五個步驟

當今社會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在琳琅滿目、錯綜複雜的選擇下,思考是一種競爭力,更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掌握一定的思考能力,會更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也會讓你在學習工作中脫穎而出。

那麼,如何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意見?

第一步,深入理解;第二步,擴展觀點;第三步,從未來思考有現實性的行爲;第四步,形成“意見”;第五步,把批評、反駁當作自己的想法,推敲意見。

三、交換意見的三個規則

關於交換意見,作者總共介紹了三個方面的規則,一是關於發表意見,二關於反駁,三是關於迴應對方反駁的規則。

第一個方面,關於說出意見時的規則。表達意見,首先要自信,敢於表達,不要認爲自己的意見不行,說出來怕被別人笑話,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認識,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每個人的認知都有侷限。

其次,在表達意見時,一定給別人講明白。還有,表達意見要避免武斷的語氣。

第二個方面,被反駁時應該留意的規則。每個人被反駁後,心裏肯定有受挫感,有人甚至會認爲反駁他的人對他有意見,故意針對他。

這些想法都是不應該有的,我們要認識到,只有被反駁,我們的意見纔會更完善。

第三個方面,迴應反駁的規則。在發表意見後,對於他人的反駁,我們要批判性的看待。首先,應該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不要“不懂裝懂”;

然後,對反駁進行批判性思考,反駁到底對不對,他這麼說是否有道理,可以向反駁者提問,他這麼說的根據是什麼;

還有,向反駁者詢問替代方案,他既然反對你的意見,那他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呢?

最後,提醒讀者一件事,那就是,說出自己意見時,一定要做好心裏準備,不管這個意見產生什麼後果,你都要對其負責。這是一個徹底思考者,一個持有“個人意見”的人該有的擔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