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03: 暴力溝通的常見方式

第一,道德評判。

我們經常出現下面這種問題,就是看到別人的某些行爲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或道德標準,就會給他貼上一個標籤。

比如,看到孩子不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夥伴,就說他“太自私”;看到下屬的文案裏出現了幾個錯別字,就認定他“粗心大意”;看到領導對我們文案挑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就說他“吹毛求疵”。

但其實他們本性或許並非如此。不想把玩具借給夥伴有可能是玩具對自己有特殊的意義;下屬文案有錯別字,或許是有事幹擾大意了;領導挑我們工作上的問題,或許是我們本身就沒有做好。

而我們在不瞭解真相的情況下,給他人盲目貼標籤,進行指責批判,對他人是一種傷害。
這種隱性暴力,甚至會讓祝福也成爲嚴厲的道德評判和沉重的心理包袱。

比如,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媽媽在孩子海外求學之前對孩子說:“我不盼望別的,我只盼望你能過得好。”

從此一去,那孩子再沒回來過。媽媽在臨終前終於見到了孩子,孩子卻說,“這麼多年都不敢回來見你,因爲我讓你失望了,我其實一直過得都不好。

總想有一天能過得好了再回來見你”。你看,明明是臨行前得一句祝福,卻讓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也給母子雙方造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所以,在非暴力溝通中,我們要學會保持克制,不輕易去評斷一個人;同時也要保持警惕,不被別人的評判影響。

第二,比較

比較是評判的一種形式。丹•格林伯格曾說:“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的生活,就與他人去作比較。”

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有一個女孩哭着控訴自己的媽媽:“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的同學比較,爲什麼我的努力你看不到?”她媽媽卻冷冷地迴應:“依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要推你一把。”

從媽媽的話裏,可以看出她對孩子極度不信任,潛臺詞就是“你不夠好”“你離我的要求還差很遠”“必須由我給你做主”。

當我們拿別人家孩子做榜樣的時候,孩子就已經產生了自卑、嫉妒,甚至憎恨、對抗的心理。

在這位媽媽眼裏,只有孩子的成績是否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沒有真正關心孩子是否健康成長——這也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不去比較,才能知足常樂。如果你處處與人攀比,那麼遇到比你強的人,你會心生嫉妒;遇到比你弱的人,你會心生不屑。

這樣的狀態下就無法進行平等對話,要麼卑躬屈膝,要麼盛氣凌人,不管哪一種,都是傷人傷己。

所以,要時刻保持覺知,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喜歡和人攀比,在言語中是否又拿自己和別人作比較。

第三,迴避責任

我們經常會在言談中使用“領導說要這麼做”“大家都這麼做”“我也沒辦法”“你太讓我生氣了”這樣的語句,這就是迴避責任的一種表現,意味着我們把選擇權和主動權交給了外在環境或者他人,這樣就可以給自己一個不用爲選擇負責的理由,暗示不用揹負承擔後果的壓力。

前幾年,高速收費站取消,收費員因此失去了鐵飯碗。一名36歲的收費員因此大鬧相關部門:“我都36歲了,學什麼都學不會了。”

其實,因爲單位的問題導致他失去工作是可以跟公司談補償的,但是他這句話卻對此毫無幫助。

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纔是人生的主人,該爲自己的後半生負責,把本該承擔的責任推給了變化,甚至在本應最有擔當的年紀怨天尤人。

究其根本,迴避責任其實是固定型思維導致的。

固定型思維的人面對困難很容易放棄,因爲在他們的觀念中,努力也不一定成功的事情會證明他們不夠聰明,長此以往,他們就會畏懼不確定的明天,不願意對自己的未來承擔責任,還習慣於把已經造成的結果歸咎到客觀原因。

而正確的做法是培養成長型思維,把成敗與否的關鍵放在自己是否努力上,這樣才能正視自己的責任,並且勇敢地承擔起來。

第四,強人所難。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就給孩子報名各種培訓班、課外輔導班,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稍微有一點反抗,就會指責:“我在身上花了這麼多精力和金錢,你都不會好好珍惜嗎?別的孩子學什麼都有模有樣,你每次都三分鐘熱度,你這樣長大後什麼事情都成不了!”

一句話裏面,不僅有強迫,還有比較和評判,而且還暗含着威脅:如果不按我說的做,就會受到懲罰。

表面上看,這樣的父母是爲孩子好,實際上卻是威脅和控制,這種方式可能會讓孩子因屈服或者內疚而改變行爲,但長遠看,孩子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終其一生生活在無法做自己的痛苦中。

有沒有發現,在強迫型的對話中其實隱含着傾斜的權力關係,更強勢的父母、師長、領導等往往把自己的權威放在對話之中,讓對方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良好的溝通氛圍,要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這就需要強人所難的人主動改變對話姿態,傾聽對方的需求。

以上就是四種常見的“暴力溝通”方式,今天的主要內容到這裏也就結束了。

正如聖雄甘地的孫子阿倫·甘地所說:“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

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改變的重要開端。”知道了暴力溝通的成因和行爲,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有意識規避它們的發生。

而只有改變溝通方式,我們的生活才能真正和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