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十二)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们,做洒水扫地、接待客人、趋进走退一类的事,是可以的,不过这些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根本的学问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

子夏听到这话,说:“咳!言游说错了!君子的学问,哪些先传授、哪些后传授,就好比草木一样,是区分为各种类别的。君子的学问,怎么能歪曲呢?有始有终地循序渐进,大概只有圣人吧!”

【摘抄】

这段话是争议教育方式问题,子游认为教育弟子主要是传授学问的要义和精髓,而子夏让弟子们从基本礼仪入手,先小节、后大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这里可以看出,子夏对教育方式的认知比子游要深刻,教育是个系统而立体的工程,学以致用,学和用不能脱节,用可以促进学。人从认知到领悟到践行需要过程,也就是道理先入脑明白,再入心扎根,最后才能转化成为行为,这是正常程序,最终是要落到行为上,子夏认为不应当单纯的说教传授知识,让弟子们先实践培养礼仪,也就是通过规范行为去领悟道理,以修行来修智、修心,这类似于一些宗教戒律做法,从细节入手不急于求成,促进知、心、行相统一,这样才能够达到知行合一,也就是常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教育而言应当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感悟】

欲治国,需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心正,意诚,身修,家齐,国治而后天下平;贯通内外本末,先后终始,一以贯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