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2):金字塔原理是什麼?

金字塔原理是什麼?簡單來說,金字塔原理是一種結構化的思維工具,它能把我們的思想變得更有層次,更容易讓別人理解和接受我們的觀點。

這樣說或許有些抽象,我們不妨來舉個例子。

一位太太正在做家務,突然發現家裏少了不少東西,便讓先生去買。

先生趕忙換上鞋子,太太的“購物清單”便脫口而出:薯片、水杯、醬油、可樂、小蔥、洗衣粉……

還不等太太唸完,先生求饒地喊到:打住打住!可別再說了,再多我也記不住。

太太馬上抱怨起來:這才五六樣呢,有什麼記不住的!我每次去超市,可得買十幾二十種!瞧你這破記性!

就這樣,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我們認真想想,太太的一連串清單,真的有那麼難記嗎?

乍看之下,也許你會覺得:是有些難,這麼些東西,估計只有像太太那樣,經常逛超市購物的人能記清楚。

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用“歸類”的方法,來幫助我們記住需要買的這些東西。

比如這個清單中,零食類有:薯片、可樂;日雜類有:洗衣粉、水杯、醬油;還有個生鮮類:小蔥。

你看,六種物品被分爲三類,是不是會更容易記憶?

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實際運用,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給“清單”上物品分類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構件“金字塔”的過程,從最開始的結論“要買東西”,再到“所需物品的類型”,最後到“具體的物品”。

這種層層劃分的思維結構,能把我們混亂的思維變得清晰有序,以某種特定的規律排列,就像我們把雜亂的房間收拾一遍,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