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高質量日更的幾點建議

日更這個flag,不是第一次立了,前面至少有過兩次失敗經歷。

第一次是在2015年,有朋友發起一個每日千字的寫作羣,我加入了,開始從零更新心理學筆記,開了一個知乎專欄,每天寫一篇,投入2-4個小時不等,真是蠻用心的,每篇2000-3000字,最終堅持了20天。短短20天收穫其實蠻大的,一邊系統地看心理學的視頻和書籍,一邊用網絡不斷搜索相關的內容,以輸出倒逼輸入,可以說讓我快速入門了心理學,此後這幾年才能夠堅持在這個領域持續學習。而且,對寫作建立了興趣,也找到一點點感覺。

第二次是在2016年底,那陣子比較閒,每天大把時間,念念不忘上一次堅持日更的收穫,所以尋思着再挑戰一把,萬一寫出感覺,就順利堅持下去了呢。這次最終堅持21天,主題沒有很專一,而且在家的空閒時間其實也沒想象的那麼多。現在回看這段時間的文章,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純屬爲了日更湊數的。

再後來,日更的心思,隔三差五冒出來,但是連20天這樣的連續寫作樣本都找不出來了。

既然,這次又雙叒叕開啓自我挖坑模式,那麼要做個覆盤思考,想想之前堅持不下來的原因,給這次日更規劃幾個自我建議,希望能夠長期堅持下去。

日更難堅持的原因:

1. 輸入不夠,儲備有限。一段時間看書、學習或經歷的東西多,就有許多內容可寫;但是日更的頻率,其實輸入很難跟上。寫一段時間就感覺沒什麼值得寫的了。

2. 總想把一篇文章寫得完整、有料。一篇文章的質量,和投入的時間成正比。投入的時間越多,知識濃度越高;想把一個問題說清楚,經常需要較長的篇幅才能讓一篇文章邏輯完整。但是這樣的話,日更的難度就很大,畢竟不會每天都有那麼多時間寫作。

3. 面向的對象是讀者。我不太習慣寫個人日誌,甚至連隨筆感悟這類都很少。通常還是將一篇文章面向的對象假定是別人,這樣對文字的結構性和精確性就有一定要求,而不是想到哪裏寫到哪裏。

日更挑戰自我建議:

1. 這幾年的寫作實際上沒有斷過,工作上也寫了很多。私下攢了不少想寫的東西,應該能撐一陣子(攢得多其實也有點焦慮)。另外,自我感覺在某些寫作方向上有了一定的持續輸出能力,先不自我設限,寫着看。

2. 不追求一篇文章的完整性了。在文章長度和單日時間投入上設限,單篇1000字或單日投入不超過2小時。一篇寫不完的,不妨來個(一)(二)(三)(四)。很羨慕有些自媒體作者,因爲寫得多了,每天晚上9:30動筆,11點前就能發出稿子來,質量還都不賴,人家這纔是能堅持日更的水平。

3. 面向的對象這次換成自己。寫作分兩類,一類是命題作文,有點難,比如一篇工作稿,憋一禮拜寫不出來都是有可能的;還有一類是有感而發,通常寫起來會比較快。我打算試一下「題材自由,兩類搭配」的方式,看看是不是能保證速度。

我不認爲寫作一定是一個「寫得越多,寫得就越好」的事情。但大概率可以說,是這樣的。堅持得越久,越能夠收穫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東西。

同時,我認爲寫作一定是一個「看得越多,學得越多,經歷得越多,想得越清楚,寫得就越好」的事情。

我們量化不了自己肚子裏到底有多少墨水。那就不妨一次次地去挑戰試試唄。興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做到「半生積累+每日輸入」能夠跟得上「每日輸出」,而且不太費力就能堅持,質量還都不賴,這對於寫作愛好者來說,真的是「每日的小確幸,餘生的大福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