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總完不成日計劃?

原因很簡單唄:你的日計劃內容過多了。

如果一個人只鎖定一件每日都堅持的事情,那是很幸福的,反而會有餘力去做更多事情,因爲認知的負荷降下來了。

但是,聚焦也有聚焦的問題。那些對長期有用的事情,比如運動、讀書、學習,是不是每天計劃做一點更好?一旦拋之腦後,幾年過去,會不會後悔這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限制了自己的成長天花板?

計劃多了卻完不成,每天都感受着壓力和負反饋;計劃少了卻心不安,那些想做的、對長期有用的事情總是不時蹦出來,讓我們焦慮:是否用錯了時間。

要麼壓力,要麼焦慮。該怎麼辦。

……

說說我的解決方案。在認知帶寬奔潰之前,我選擇主動收縮戰線,大幅精簡每日清單,精簡到每天只有一個必做任務

你會不會覺得,這畫風是不是變得有點太突然了?這收縮是不是過度了?好多事兒堅持了那麼久,放棄了不可惜嗎?

誰說我放棄了。我只是把其他事從「每日認知帶寬」中給劃掉了。

所以,除了「每日必做任務」這件事會牢牢佔據我每天的認知帶寬,其他事情我將全部從認知帶寬中清除。然後,通過時間記錄統計來調節其他事情的平均值投入。

這就是時間統計法的巨大威力,自動校準個人長短期成長方向。

我們爲什麼老想每天把很多事兒放在心上?又想運動、又想學習、又想日更、又想工作?因爲我們知道很多事重要不緊急,最好是能夠每天都做點。

但問題就在於,當你把許多對長期有價值的事細化成計劃放進每日清單時,這個計劃本身就會每天消耗你大量精力和認知帶寬。

……

其實,今天想分享的這個概念叫「每日均值時間管理」,是我時間記錄一年左右領悟到的。

「定期關注均值而非每天關注多項計劃」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擺脫短期壓力和長期焦慮,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目標。

控制心智極耗精力。如果壓力和焦慮你能處理好,你的精力就少了兩個大敵,就有更餘力多做事情。

這時候的每月時間總結就像一個導航器一樣,像一個人生調節迴路一樣,不斷讓你在想做的事情上的投入,讓每個標籤的時間投入都波動迴歸你的目標均值。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每日均值」這個概念,就會知道它有多麼重要。

能夠「每天不用惦記那麼多事兒、而又知道自己想做的事一件都沒落下」的人生,無疑是幸福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