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打卡】第177天/不讓依戀缺失

與父母關係疏離的孩子,失去了天然的抗壓保護;更容易被同伴傷害;無法表達脆弱。不自然的會選擇逃避感受。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裏上面這段觀點給我的感觸很深。

媽媽總說我回到家躍躍格外活躍、愛撒嬌。每次孩子說最喜歡的人都是“媽媽”。我問他爲什麼,他說“因爲媽媽是媽媽啊!”就這一句話,我的心就被融化了。再苦再累,覺得那個小臉,那甜甜的童音都是我幸福的源泉。

上班走的時候,孩子總是依依不捨的一遍又一遍說“拜拜,大綿羊”,他在等我回應他“拜拜,親愛的小綿羊”。

我習慣了有他的日子,習慣了這樣的互相牽掛和在乎。我沒有想過離開媽媽的孩子會多麼難過和失落。

但是,我能理解沒有父母做後盾,孩子會多麼敏感、失意、脆弱。沒有正常的依戀關係,孩子就會出現多種問題。

讀這本書,每天我都在反思着如何做個好媽媽。想想已經走過的路,還有哪些可彌補。孩子的成長不可逆,我們必須這樣認真對待,小心翼翼,傾注心血。

這本書一直在闡述孩子,其實,於我,更多反思的是“媽媽”這個角色。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一聲溫柔的呼喚,一頓可口的飯菜,一次愉快的旅行,一週裏有這樣的機會,就不要讓手機奪走了親情培養的時光。一旦錯過,孩子長大了,一切都來不及了!

今天,我又陷入去年的忙碌之後的無序難過狀態。注意力又專注不了了。於是扔下手機,認真和躍躍玩。

我們玩了好一會“蛇棋”,又創造了“詞語接龍”的遊戲,還讀了兩篇故事。和他在一起,時間過得很快,我很輕鬆開心。

好玩時間,每一週每一天必須給自己這樣的時間。每天都是滿滿的安排,大腦會受不了。心情會受影響,學習質量也會下降很多。

可能,依戀不只是孩子對大人,大人對孩子也有依戀。因此“家”才更有味道。有質量的陪伴,提升教養權利。幸福需要經營,依戀不能缺席。


書摘:

>> 與父母關係疏離的孩子之所以更容易受傷,第一個原因是:他們失去了天生的力量源泉和自信心,沒有了抵禦傷害和疼痛的情感屏障。

>> 依戀父母的孩子,更在乎的是父母發出的信息和指示,所以在遭遇打擊或者傷害後,他們會先從父母那裏尋求幫助或指導,然後再決定自己要不要把這些事放在心上。

>> 對父母的依戀,一方面會讓孩子在親子關係容易受傷,另一方面,則會保護孩子在其他關係中更有韌性,這種依戀會展示出內外兩個方面的作用:關係內脆弱,關係外堅強。依戀把世界上的人分爲“會傷害你的人”和“不會傷害你的人”兩類,它既是一道屏障,又是一把利劍,而這也體現了人類生存的兩大主題——依戀和脆弱性——是齊頭並進、息息相關的。

>> 保護孩子的最重要因素,是“他們的生命中有一個有魅力的成年人,一個他們認同並能給予他們力量的人”。西格爾還說:“親子之間如果沒有一條堅不可摧的關懷紐帶,那麼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