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下的路径依赖

        作为人和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的生活活动,现代谓之劳动,辛苦劳作是为获取利益,跳出三界外,查看人世间,不过一副物理运动图景。由获取利益的判断,内心的利益获取方式方法,构筑了人和社会的价值体系,价值观也就是价值体系的基本方式方法,是一种赖以生存的技能或模式或方式。

        个人而言,就是技能,技术能力,人生有限掌握技能,学了这学不了那,人生拓扑。对于社会而言,一堆拓扑人生的人,构建了群体秩序环境,对秩序的管理,也是一种行业,最高级的秩序管理形态就是掌控社会系统,于是产生了国家政府机构。分封体系中,只能有部落分封管理,原始的社会系统,由简单具体方法规则组成分封制度,这时候,经济基础的顶端就是行政管理。上层建筑里的底部也是社会系统机构及其管理,二者重合,不同的是经济基础是具体事项,上层建筑是抽象选择和构建,性质不同之处,经济基础具体内涵在于实际做事情,上层建筑在于判断评判评估和选择,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感受到,这种现实实在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如何运行作用,这种物理性质的因果,对现实中的个人而言,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无可选择的现实实际,会形成惯性的路径依赖。

        系统的路径依赖,不是典型,单个人的上层建筑性质和经济基础性质,同样在现实实际中会形成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也就是面对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物理因果关系,人们的最佳价值观选择,只能是自己熟悉而知道因果的路径。理想的上层建筑,进入实际具体的经济基础世界,会显得苍白无力。

        艺高人胆大,而人生拓扑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阴阳变换,五行相生相克,唯有八卦算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