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九十七)

                              第十一章 單幹 (十)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李昌雲就起來了,她準備找人去把兒子陳清水叫來。兒媳董曉麗知道後馬上阻止說:“不要叫他,這不算事,不要分散他的精力。本來鎮上就缺人手,李厚志一走他的工作壓力更大,我們不要輕易干擾他。我又沒出什麼大事,只是受了點風寒,再加勞累,休息幾天就好了。咱家的農活也沒多少了,等我好了再慢慢幹就是。”

李昌雲聽了兒媳的話點了點頭,她沒再堅持去叫兒子,說:“好吧,聽你的,不叫就不叫了。我再去熬藥,今天再喝一副看看情況。”

李昌雲說完便去廚房熬藥。

中藥味很快傳到院外,後院楊大嫂聞到後走過來詢問情況。李昌雲便向她實話實說了一遍。楊家大嫂說:“別犯愁,我家的農活基本上完成了,我一會兒叫上孩子他爸一塊過來給你家幫忙,然後我再叫上大寶和李厚志父親兩人也過來,你家那點活有我們幾個人不算活,用不了兩天就能幹完。”

楊家大嫂說完便走出家門,過了沒多會兒便把人們都叫了過來。

李厚志父親對李昌雲說:“他大嫂,地裏的活你就不要管了,孩子生病你就好好在家照顧她養病就行,種地的事我們安排。我弟弟家有一頭小牛,也能幹活了,我把它牽來與你家黃牛配成一犋子滿可以拉犁子耕地。種地不急,俗話說,種半年收半月,過了霜降種冬小麥都不算太晚。”

李昌雲說:“那太感謝你們了,大叔、二叔、大寶,還有楊家大嫂、大哥,你們把自家的活放下來給我家幫忙,真是讓我感動,這讓我說什麼好呢?”

楊家大嫂說:“什麼也別說,誰家沒有特殊情況?誰家不用人幫忙?作爲前後院的鄰居我們幫你是應該的,你平時不是也經常幫助我們嗎?你就在家好好照顧兒媳,讓花花領着我們下坡給指好地邊就可以了。”

花花走過來說:“行吧,那我帶你們去。”

就這樣李昌雲家剩下的活有幾家鄰居幫忙,很快三畝地只用了三天就翻耕了一遍。這期間董曉麗的病情也大有好轉,李昌雲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李昌雲家沒有了心事,可幾家鄰居的土地並沒有侍弄利索。李昌雲決定明天就去幫助他們。她本來就是個熱心人,以往總是幫助別人,今天遇到了特殊情況,別人家反過來幫助了自己,她心裏過意不去。她覺得鄰居的光不能沾,便宜不能佔。她要逐家還回去。第一個便選擇了李厚志家,她要幫着李爺幹些什麼。

李爺看到了李昌雲來幫忙,急忙制止說:“他大嫂,你趕緊回去,我家人手不缺,用不着你幫忙。你的兩個兒子都不在家,家裏的瑣事又那麼多,你趕緊回去忙你的去。”

李昌雲說:“我家沒什麼事了,曉麗的病大有好轉,精神好多了,喫飯也增加了飯量,沒有心事了。”

“萬福萬福,老天眷顧你家,這是你家的福氣,是好心感動的。就是這樣你也得回去,我家當真用不着你。”李爺說。

李昌雲拗不過李爺,只好點點頭回到家裏。她剛一進門就看到董曉麗已經下牀在廚房拾掇鍋竈準備做飯。李昌雲快走幾步來到兒媳面前說:“曉麗,你剛剛見好,不能幹。如果又累着就是大麻煩。快放下,回屋休息,飯由我來做。”

“沒事,媽!我沒那麼嬌貴,已經好了。家裏那麼多事,活還沒有幹完,我躺不住。我現在又想起一件事,咱家白蠟園子的地瓜能收穫了,那得抓緊刨下來趕着播種冬小麥。”

李昌雲說:“刨地瓜不晚,等你的身子完全恢復好了再去不遲。有數的,麥到芒種秋到秋,過了霜降刨芋頭。現在離霜降還好幾天呢,不急。”

“媽,我明白你的心思。你老說的那是麥茬芋頭,可咱家種的是春芋頭,早能刨了,只是你擔心我,不讓我去幹活。”董曉麗說。

“那也不急,晚刨幾天,芋頭也長得大。現在天還不是多冷,莊稼還長着呢!”

董曉麗說:“媽,我真好了,身上已感覺很有勁了,要不咱娘倆先去地裏看一看,行嗎?”

“看看可以。我也是好長時間沒去那塊地了,也不知地瓜長勢怎麼樣,看看也行。”李昌雲說。

“就是嘛!應該去看看。”董曉麗說。說完娘倆便一塊走出家門。

村外壕溝裏的水已經耗下去很多,去園子裏看看可以不用撐船,蹚水過去就可以。再說李昌雲家的白蠟園子離村並不多遠,只隔着三條壕溝。以前水深,去園子要借鄰居家的小木船,今天就沒必要了,可以挽起褲腿赤腳趟過去就可以。蹚水過溝這也是泉窪村村民的常態,人人習以爲常。這次只不過李昌雲擔心兒媳病身子剛好,溝水又涼,怕她喫不消。李昌雲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董曉麗,然後轉身走向碼頭。

董曉麗聰明得很,她明白了婆婆的用意,大聲喊:“媽,你回來,不用去借船,我能蹚水。現在水不是太涼,咱們娘倆過去又不是刨芋頭,呆不多會兒,不用麻煩人家。”

李昌雲停下了腳步,回說:“也行,不借就不借了,我自己蹚水去看看,你就不用再去了。”

董曉麗說:“我就是想親眼去看看的,要是不去不是白來一趟嗎?再說了,我又不是第一次蹚水,不用顧慮太多,走吧。”說完挽起褲管,脫掉鞋子踩進水裏。

娘倆趟過三條溝便來到自家園子裏,剛爬上岸董曉麗就大聲喊起來:“媽,快看,今年咱家地瓜會大豐收。”

“何以見得?”李昌雲正在地上搓着腳上的黑泥,頭也沒擡樂呵呵地問董曉麗,其實她早就看出端倪來了。

董曉麗手指着地瓜壟說:“你看,那地瓜都拱出土,露出身子來了,一塊很大。”

李昌雲彎腰看了看說:“還真是。今秋地瓜豐收了,明年春天就不會再餓肚子了,苲草窩窩也就少喫兩回。”

董曉麗說:“咱家收齊地瓜怎麼放呀?那麼多,屋子裏擱不下。我聽說咱這裏家家戶戶都有地窖,叫芋頭井子,是嗎?咱家也有嗎?”

“有呀,就是小了點。幾年沒用了,要好好修理修理才能用,並且還得加大規模,因爲今年地瓜肯定收得多!”

“這好辦,找人幫忙就是。楊大哥心靈手巧,找他就行。”董曉麗說。

“行行,今年地瓜豐收,要打算長時間放置還真不能早刨,必須過了霜降天冷了再刨。今天咱娘倆也不白跑一趟,扒幾塊芋頭帶回家煮着喫,嚐嚐鮮。”

董曉麗說:“不行,咱們扒開頭別人會接着扒的。”

李昌雲笑笑說:“傻孩子,別人要想偷他還管你扒沒扒過嗎?你扒了他們不想偷你,也不會接着扒;打算偷你,你就是不扒他們也會照樣扒。好了,你提着我的鞋子,我去扒幾塊帶回家。怎麼樣?這回沒心事了吧?地瓜長勢確實不錯。”

李昌雲扒了幾塊露出地面的地瓜,然後又小心翼翼捧來一些舊土把坑重新蓋嚴,這才起身回家。

李昌雲扒的幾塊地瓜確實好,大塊的足有二斤多重。娘倆看着即將豐收的地瓜眉開眼笑,接着挽起褲腿蹚水回到家裏。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