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的青春


曾经的我,是出了名的乖孩子。

我时常心虚,觉得自己与乖的名声其实并不相符,但是在母亲的高压政策下,也未曾有过出格的表现。

如果有,那一定是远远的,在母亲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说学习,所有人一定觉得我是非常认真,非常刻苦,只有我知道,安分的外表下,一颗心从来就没有在课堂上停留过。

上中学的时候,离开了母亲的视野,我便开始恣意妄为。哪里有人贪玩,我就往哪里钻。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在折千纸鹤,上生物课的时候,我在画皮鞋,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便走神十万八千里……

回头跟母亲说,初中的功课太难了,我学不会,母亲信了。

回想起我的读书生涯,在上大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只是跟着时代的洪流,大家都在读书,父母要我读书,老师教我们读书,同学们都在读书,所以我也跟着读书。

邻村里有个男孩子,他的父母和几个叔叔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有天男孩子出去玩,听见有人跟他的叔叔夸他读书很厉害,他的叔叔便愤愤不平地对那人说:“厉害又能怎样,就他家的孩子,多么厉害都上不了大学?”

男孩子听到这话后,回去跟他的妈妈说:“妈妈,你等着,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我要为咱们家争口气。”

这件事情,母亲常常挂在嘴边,教育我们要以邻村的男孩子为榜样,立志读书。可是这样的故事,对我一点用都没有。

我感受不到读书的快乐,更没有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的志向,我去学校里面混日子,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我还真的十分好奇,人家这么大的志向是从何而来?我也想不通我为什么没有志向?

父母让我们读书,是不想让我们走他们的老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老师教我们读书,是为人师表的使命,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桃李满天下。

而我,披着一个乖孩子的外表,迷茫了一整个青春,也浪费了一整个青春。

今天学习教育规划师的课程,学到了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性:

追寻自我,进行自我探索,熟悉自身,知道未来的目标,能从周围获得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

对自我的探索,在我的青春里,是相对缺乏的,整整一个青春,无聊乏味极了。成绩差的自卑,无聊感,对未来的无力感充斥着那些本该血气方刚的年华,想来实在遗憾。

被外在的力量推着一直往前走,却没有自己的内在驱动,没有真正的热爱过学习。

好友少少的先生曾经对她说,如果少少将现在1/10的努力用到读书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不会有相遇的可能。

我也曾不止一次的想,如果用我现在的心态去读中学,那么,一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当然,过去的时光不必再追究,我们拥有的只有当下,我愿穷余生之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有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引导他,鼓励他,让她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他读书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也不是为了完成父母未尽的心愿,他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他的人生目标。

当然,也要预防孩子自我同一性早闭的现象,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让别人高兴,讨人喜欢,却失去了对自我的探索,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常常不敢迎接挑战,容易服从于权威,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

所以,一定不要以一味的追求孩子乖,听话。适当的容他叛逆一些,恰当的叛逆也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表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