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试试写反思日志哦

有一次我去外面学习,主办方邀请了一位教授来为我们讲课,在介绍他的时候,特意提到了他的多篇论文刊登在《人民教育》等权威报刊杂志上。老师讲课时,思路清晰,对待同样的一个现象,总会给出许多不同的分析角度,听他讲课时,我特别钦佩这位老师。

课间休息时,我就向老师请教:如何能写好一篇论文?

老师略一思索,便对我说:要想写好论文,关键在于思考。论文写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思考深不深。同样一个问题,你比别人思考的更深入,那么你写的文章就比别人更有深度。

后来回想起这句话,我就常常想,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呢?这些年,我一直处于摸索的状态,可惜一直不得其法。直到遇到《批评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点窍门。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这本书的作者是路易丝·卡茨,译者是刘丰瑜。路易丝·卡茨是悉尼科技大学创意艺术博士,曾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和沟通技巧课程,自2009年起就职于悉尼大学,任学术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讲师。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的主旨是指导读者更好地将批判性与创造性结合,掌握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写出深刻、引人入胜的论文。

要想写出好论文,必须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批判性思维是良好思考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本书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开始,针对历史上的相关人物对批判性思维与实践的看法做了简要回顾,最后认为,批判是一种心理态度,可以同时引导专业思考和日常思考——绝不仅仅是功利主义者的论证工具或简单的技能组合。从而对批判性思维给出了以下定义:“批判性思维是聚焦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

从这个定义我们就会发现,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提升的能力,而它的核心就是反思。

如何提高反思能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反思日志。写反思日志能帮助我们渐渐内化、提升批判意识或“批判性。”此外,它还能训练我们的大脑,让它更专注于当下或手头上的事,并将我们的内心世界清晰的表达出来。总的来说,他是一种提高学术实践水平和“良好思维”的方法。


那么,如何写反思日志呢?

第一,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或者是一台电脑,写反思日志,形式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定期记录。时间管理者叶武滨曾经说“要想养成习惯,就要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在一周的某一天,写反思日志。

第二,反思日志要写自己对观点的看法,我们要用第一人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基本模板来写反思日志:

1.简要介绍一下某个学生或同伴在评论、研讨课、讲座或文本中提出的论点。

2.反思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3.找到这个观点或想法与其他理论、文本或课程之间的联系。

4.思考一下自己在这个观点上的分析和反思对个人的学习过程有怎样的影响。

在反思日志中,我们在纸上思考此类问题时不用过多地担心自己是对是错,因而,写作和思考这两个过程在日志中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关系紧密相连。所以说,写反思日志,既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再次回顾《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这本书,我发现它就像一座宝藏,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能踏踏实实完成里面的练习,那么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说服性写作水平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海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喜欢读书和写作,愿用文字描摹流水岁月,铭记内心感动,分享读书育儿,取悦自己,不负时光,让我们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