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鄉村小學的變遷

      1992年8月,新街小學在原基上新建的教學樓竣工了。9月,我走上講臺,正好見證了學校未來的發展變化。一年又一年,我校學生最多逾三百人,最少也有一百七八十人。事物興盛衰落的變化,是必然的。

        2006年春季至2008年春季,兩年的時間,我眼見着原本的新街小學,由一所完小,到四個班級,三個班級 ,兩個班級,到全部搬走,卻無力挽回,只能嘆息!

        當時我在原新街小學任教導主任和shao xian 隊大隊輔導員多年。 高校長動了手術一直在病休之中,學校有什麼重要一點的事,我就打電話請示他,由他作決定或者接待上級領導。

        那幾年學校嚴重缺老師,老教師逐漸退休、病號病休、出嫁的轉去他校,最主要的是,數年沒有新老師調來我校,人員實在是調整不過來。

        2006年春季開學,上級決定,我校五六年級合到黃河小學那邊去,我們這邊三四年級的英語課,由黃河那邊的老師走教兼任。

        英語老師堅持了一段時間,就不願意往新街這邊跑了,學年結束前的最後一個多月,我們只好按課時、分批次帶領三四年級的學生步行着趕往黃河小學,跟那邊的學生一起上大課。

      兩所學校相距足有三里路呢!一趟一趟真艱難哪!


        2006年秋季,新學年開始了,課程安排不下去,我擔任起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及班主任工作,還有音樂等副科,又主動兼帶三年級的英語課。這之前我從未帶過一年級的課和英語課。

        那些年學校雖然沒有像現在這樣不時地迎接檢查,但每天還是忙得幾乎沒有一點空閒。

        一年級班上還有幾個不及齡的孩子跟讀。那時我傻乎乎的,頭腦比較簡單,並沒有多加考慮,高校長也未明確指示不收跟讀生,家長決意要把孩子送來,不擅拒絕的我更沒往深處想,小學“搶”了幼兒園的生源,這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之類。(嗐嗐,細思微 kong 啊!)

        低齡高讀,其實讓孩子和老師都zao罪,的孩子五歲左右上一年級,不是拔苗助長嗎?跟這幾個家長提建議,可根本沒有用,他們只是一個勁地請求讓孩子跟班讀,不辦學號!

        家長少花了“幼教費”罷了,這種做法真正對孩子的成長有害無益。

        我和張利亞老師多帶這幾個小傢伙,班上不到20個孩子,張老師帶數學、美術等學科,她原本身體就不好,一直帶病上班,也是很辛苦的!

        全校一至四年級一共就六十來個學生,中午回家喫飯,一天整三次隊伍。每天上午課前整隊做廣播體操,操後集中晨訓。中午放學、下午放學依方向不同按灣整隊回家。

        每支隊伍由前小隊長,後小隊長負責,每天固定兩次在集會上公開反饋行走的紀律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因此全校師生算得上紀律嚴明。


        說起he校的事情來,那真是滿心滿眼的無奈啊!

      黃河小學那邊,教職員工安排齊全,校園面積廣、環境美,教學樓有三層,加上張志賢校長管理有方,教學工作抓得特別緊,統考名次連年位居前列 ,學生還能夠在校喫午餐,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們這邊的學生家長……

      又一個學期到了,2007年的春季,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帶孩子到黃河小學報名去了。心之所向,yuan不得別人啊!原新街小學只剩下一二三年級三個班,校園裏更leng清了!

      我們四名教師——兩個公辦教師,兩個代課教師,四個人帶三個班,努力堅守着……

      侄子程石川當時在三年級就讀,我兼任着他們班的英語課。感覺帶三年級的英語課比帶語文課還有意思。

      我和孩子們一起在遊戲中說、讀、唱、記,聯繫實際讓他們理解單詞、短語、句式,寓教於樂輕鬆高效,真是太快樂了!看得出來,孩子們當時真心喜歡上了英語課。

      學年結束,一半的同學在期末考試中英語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績!


        可惜的是,2007年秋季開學,“二升三”了,這個年級的學生也“走”了,其中包括咱鄧八屋灣的四個孩子,我女兒也是其中一個!他們每天上下學步行數裏卻樂在其中,連小傢伙們也期盼着到那邊的“大學校”去啊!

        於是學xiao只剩下了一二年級的兩個班,不到30個hai子 ……終究是守不住了哇!

    (網絡鏈接:新街村之除夕夜


      2008年的春天,身體孱ruo 的張老師提前退休了,學校裏中午沒飯喫,代課老師工資又低,也不幹了,整個學校就剩下我gu零零的一個教員……

        大勢所趨,餘下的兩個班也合到黃河小學那邊去了。

        就這樣我來到了距離新街三裏外的黃河小學,與原先的同事周湖珍老師做搭檔,接任李孚濤老師五年級的數學課,李孚濤老師早就盼望我去那邊,他好專心負責食堂裏的各項事務。

        學校各班級的學生由黃河村、新街村、新河村,還有少數西灣村的孩子組成,全校共有300多名學生。

        我的母校,我在此學習了六年,在此工作了十五年半的學校 ——原新街小學,就這樣,mei 了!

       

      村裏把教學樓對面的活動室改建成了村幹部們的辦公室和dang員羣衆活動中心。我們星火健身隊的姐妹們便常常在這操場上搞活動。(網絡鏈接:  在十四年前的教室裏排練

        聽說她jie放前就存在,前身是si 塾,建國前後幾經修葺和搬遷,據說,上世紀中下葉她的名聲響噹噹。

        其實,領 dao 們早在2005年就商量好了,也許時間更早,幾個村的學生遲早是要到黃河小學去上學的,只不過,學校定的是這個老牌名稱——新街小學,地處黃河村的新街小學

      我早就知道,新街小學將不復存在,只是一直傻傻地不願意承認罷了。因爲,2005年6月的小學畢業會考,我帶的六年級的數學在全街二十多個班級榮獲第一名,學校發50元錢的考績獎,是周湖珍老師幫我領回的,那時她說過,我們以後都屬於同一所學校 ……

        就這樣,我離開工作十五年半的原新街小學,來到黃河小學,即現在的新街小學待了下來,並且還將繼續待下去……

      興 shuai交替,歷史變遷,誰也無法阻止其前進的腳步,不是嗎?如今教學設備愈加先進,生活條件愈加優渥,校園環境越來越優美,一間間功能設施完善,甚至比教室的數量還多…… 知足了,只是表露一點點yi 憾而已。

        希望新街小學的明天更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