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憶讀書”

      【寫在前面的話:五年級上冊第26課題爲《憶讀書》,是冰心先生寫的一篇敘事散文,她在文中表達了“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等感悟。上個星期我在班上對同學們說老師也寫過類似的文章,會跟大家分享。今天把幾年前寫的一篇兩千多字的文字進行了補充和修改,在這裏發出來】


        從小我喜歡看書,養成這個好習慣與父親的影響分不開,父親當年是民辦教師,喜歡讀書看報。後來我當上語文教師,能常常帶着孩子們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之中讀和寫,感覺特別幸福。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回顧自己這些年來的學習經歷和工作經歷,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年少時的閱讀經歷給我的生活和職業帶來了有益的影響,也令我的精神生活無比的充實。

小時候讀書的那點事兒(少時讀魯迅)點擊可查看原文】

一、

        小時候,家中十分貧困,那時農村生活條件稍差點兒的孩子在家極少讀書,常常無書可讀,我卻是幸運的——有住在城裏的伯父和姑媽,堂哥堂姐、表哥表姐他們看過的書,玩過的玩具,一次次的被帶回或寄回到鄉下,成了童年時期的我一筆又一筆不小的財富。

        說實話,到現在我也覺得奇怪,小時候玩過的那些“洋玩具”,除了一個魔方,其他的都沒給我留下什麼印象,倒是讀過的那些書,卻常常像放電影似的一本一本從腦海中翻過。

        記得一個夏天,父親從城裏伯父家回來,帶給我幾本比他的手掌還要小的圖畫書,它們嶄新精美,還是彩色的,一下子把我給吸引住了。那時我沒入學,還不識字。

        其中有一本書封面上有一隻飛跑着的小白兔,很驚恐的樣子,好像在大叫着什麼,它的頭部右上方寫着四個大字,還放着光。小兔的身後有草有樹還有水,水面上有波紋,浮着兩個球狀的東西。

        父親告訴我,小兔在大聲喊叫“咕咚來了”,這本書名字就叫《咕咚來了》。當時我很奇怪,“咕咚”是什麼東西呀?它從哪裏來?

        我一頁一頁地翻看,整本書裏字最多的就是“咕咚來了”四個字,要麼就是“咕咚”兩個字,其他的都是圖畫。我翻過來倒過去地看,又有重點地挑着頁看,看了好久才明白大概意思,越看越覺得有趣,看着看着,一個人格格格地笑起來。

        那幾本彩繪小書伴我度過了好幾個月快樂的時光。

        後來上了一年級,學習《猴子撈月》那篇課文,讀到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都跟着叫“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裏了”,我不由得就想到《咕咚來了》裏面的那些動物,它們都不動腦筋地跟着別人說、跟着別人做,給我們留下了笑柄,也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


二、

          之後,我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接下來的幾年,我讀了大量的小人書(連環畫),也讀過好多本沒有插圖的童話書、神話故事書以及幾種少兒報刊等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很多孩子手裏都有幾本小人書,我手上的小人書永遠都不會變少。小夥伴之間總是交換着看,可有滋味啦。現在市面上幾乎沒有看到那種小人書出售的。

      三年前在武昌曇華林遊覽,無意間看到一個地攤在出售小人書,五元錢一本,買了六本放在班上的圖書角里。今年回到原班上,發現只剩下一本《華佗》。

        小人書只有小字本的一半大小,封面是彩色的,其他部分都是黑白的。每一頁都圖文並茂,那些圖畫惟妙惟肖,圖畫的下邊或右邊有簡短的文字解說,並且內容連貫,情節完整。有些內容長的分爲上下冊或多冊。

        小人書中一幅幅線條流暢、筆畫精細的圖片令人記憶尤其深刻。

        《岳飛傳》中楊再興騎着馬,中了敵計陷入河泥之中,被金兵萬箭射死,爲國捐軀的悲壯場面,《鐵道游擊隊》中芳林嫂第一次扔手榴彈太緊張而忘了拉弦,只砸中鬼子的腳後跟,那痛惜悔恨的神情,大大的腦袋上歪着三根頭髮,骨瘦如柴的小三毛那孤苦無助的身影,孫悟空神通廣大、嫉惡如仇、尊師敬業的性格特點,以及《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中無數個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都一一在我的腦中印下了深深的影像。

        在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精神生活貧瘠的年代,這一本本小人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那種無法表述的滿足感,如今回想起來仍舊是那麼真切。

        後來看到相關的電影和電視劇,我神奇地發現,影片中那一個個活動的鏡頭,居然跟腦海中小人書裏的一幅幅靜止的畫面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兩個不同時空的情景相互交疊,不分彼此,給人以多麼神奇多麼美妙的感覺!


三、

          步入青少年時期,我讀過很多報刊雜誌和整本的小說。報紙有《中國少年報》《文學故事報》等,雜誌有《故事會》《今古傳奇》《小說選刊》《東南西北》《青年博覽》等。最讓我着迷的是《讀者文摘》(該雜誌於1993年7月更名爲《讀者》)。

        《讀者文摘》最初吸引我的是中間那兩頁“漫畫與幽默”,隨後我發現裏面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甚至每一句話都讓人覺得那麼清新溫暖,特別是每一期的開篇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生動感人,常常給人以啓迪、智慧和希望。

        那時候家中的事兒特別多,只要是放學、放假,經常得幫做家務事、幹農活,還常常參與家庭副業,總是那麼忙碌,能靜靜地看幾個小時的書而不被打擾是一種奢侈,更是一種享受,所以我特別珍惜那些讀書的美好時光。

        夏天,幾畝地的棉花逐漸開花結鈴,長成棉桃,特別容易生棉蟲,十來天就得噴灑一次農藥(現在種抗蟲棉,品種優良,噴霧器也先進,農民們不再如以往那麼辛苦 ),一直持續到秋天棉花吐絮的時節。從幾百米外的池塘提水到地頭,供母親兌農藥是我必乾的工作。我戴着草帽,每提來兩小桶水,就躲進枝葉茂密的棉地裏,埋頭讀帶到地裏來的雜誌或小說,讀得如癡如醉。母親一喊“來——灌水啦!”,我馬上收好書起身,幫忙兌好藥水,接着再去提水,然後繼續看書。

        很多本書就是這樣在池塘邊的樹陰下,在提水的空閒中讀完的。這算是非常輕鬆的活,其實真正幹起農活來是沒有時間看書的,除非是“偷懶”。不過,我打小就是個勤快的孩子,總是主動跟母親一起幹活兒。


          讀過的小說中印象深點兒的除了幾部古典名著外,還有《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白牡丹行動》《鳳凰琴》《簡·愛》《約翰·克里斯多夫》《少年維特的煩惱》等等,也有金庸、梁羽生、三毛和瓊瑤的一些作品。

        其中《簡·愛》這本書中女主人公的那種自尊自愛、堅強勇敢、正直獨立的人格魅力對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後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買了電腦,我通過網絡,把所有版本的《簡·愛》影視作品全搜索着看了一遍,又對照原文閱讀欣賞,一次次地重新體驗兩位主人公的孤獨與傷痛,平靜與驚喜,快樂和幸福,隨着他們的悲,陪他們一起痛,隨着他們的喜,陪他們一起笑……

        帶給我強大震撼的是路遙的百萬鉅著《平凡的世界》。

        20歲前後,那幾年,白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喫過晚飯,我經常跟父親一起坐在燈下閱讀《作家文摘》《文摘旬刊》等報刊雜誌。《廊橋遺夢》也是那段時間讀的,不過那時候讀不太懂,成家之後才體會到文章的主旨。

        《早晨從中午開始》這個題目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閱讀之後我才知道它是百萬鉅著《平凡的世界》的創作手記。當時我並沒有讀到這篇隨筆的原文,只是因爲它的內容簡介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那是一種什麼力量在支撐着作者夜以繼日地用生命在進行創作呀?

        從這篇簡介我瞭解到,在創作《平凡的世界》這部鉅著期間,路遙“一直伏案寫作至天明,別人起牀,他才入睡” 。

        從“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換來《平凡的世界》的美麗綻放”中,我知道他爲創作這篇著作花了十年的時間。

      “十年的苦難(精神和身體備受折磨)雕琢了一顆晶瑩璀璨的明珠” 讓我極度好奇,是什麼在激勵着他急於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他表達了什麼?這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這一切促使我急切地想要閱讀、想要了解《平凡的世界》這本書。

        兩年後的一個寒假,我終於有幸獲得了一部厚厚的《路遙文集〈平凡的世界〉》。

        整整三天三夜,我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沉醉在那“平凡的世界”中不願出來。那三天不知讓我笑了多少次,又流了多少淚。讀到田曉霞在洪水中消失,確認她犧牲了時,我震驚,我悲痛,我淚如泉湧,希望那不是真的,我想,“少平該怎麼辦?少平該怎麼辦啊?”我哭得泣不成聲,一邊看一邊哭,一直哭到孫少平調整好自己爲止……把母親都嚇壞了。

        《平凡的世界》中有太多生活的感悟,如今都成爲了格言了,給人以無盡的啓迪。這裏引用孫少平在失去田曉霞之後對人生的新的認識:“既然活着,就應該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親人,應該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個時刻。精神上的消沉無異於自殺。”他重新活過來了!

        讀着這部以生命爲代價鑄就的不朽經典,我瞭解了那代人艱辛的生活道路和平凡而壯烈的奮鬥歷程,我感動不已。孫少平和田曉霞那純潔的心靈、高尚的品格、豐富的精神世界使我的精神生活也變得無比充實,讓我更加珍惜生活,懂得感恩。


四、

        參加工作後,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有《李衛華教授的報告》《班主任工作漫談》《愛的教育》《給教師的建議》等等。

        前幾年除了閱讀海巖、莫言以及幾位外國作家的一些作品,我再次閱讀幾本教育專著,如《從教師到教育家》《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做最好的老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等。

        讀到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現在的孩子能自主閱讀的太少。我也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齡的語文教師,我們的課堂一學期始終只圍繞着一本教材,對學生而言,語文書上的文字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和吸引力。我們如果也像韓老師那樣去想辦法,正確引導,學生們肯定也會愛上閱讀,這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讀、寫等綜合素養才能得到逐步提升。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引起我深入的思考,我歎服韓老師勇於創新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韓老師的經驗介紹讓我心潮澎湃,教育體制是我們個人無力去改變的,但我們能改變自己個人的教學行爲,我們可以在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之間尋找一條捷徑,樹立一種開展大量課外閱讀的意識,指導學生閱讀,在閱讀中提高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在閱讀中豐富學生的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促其形成良好的習慣,甚至影響其一生……這對於我們語文老師來說意義極爲深遠。


        實踐證明,愛看書的孩子學習成績絕對不會差,愛看書的人幸福感也會更強烈!不謙虛地說,我本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呵呵^_^……

        一本本好書是我的良師益友,伴隨我一步步成長,促使我逐步走向成熟。我將繼續與書爲伴,與文爲友,讓它們更好地爲我服務,爲我的學生們服務。


後注:

        說實話,有些教育專注我難以讀進去,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我知道自己也應該和孩子們一起讀一些兒童作品,強迫自己盡力去做吧,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又把它找出來了,放在了枕邊。

        暑假裏已經閱讀了曹文軒先生的《草房子》,還有葉聖陶先生的《稻草人》,沈石溪先生的《狼王夢》是去年閱讀的,都被深深吸引……

      喏,這還有一本《斑羚飛渡》,嘻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