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懂的書

閱讀是我的剛需,不論是書籍還是文章,甚至是媒體上的八卦新聞,總之每天都必須閱讀大量的文字,否則就覺得這一天過的沒滋沒味的。書讀的多了,就常常遇到一些讀不懂的書,整本讀完還不知道作者討論的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一步步論述自己觀點的。在我近期的閱讀經歷裏,《爲什麼:關於因果關係的新科學》和《西西弗神話》就是這樣的書。

這常常讓人很有挫敗感:是不是自己理解力太差?是不是自己知識面太狹窄?明明是一個個單看全都認識的漢字,連在一起怎麼就不明白它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呢?這時候就理解了王國維先生的兩句詩,“人生過處惟存悔,知識增時只益疑”,見的越多,疑問就越多,沒有例外。難怪那些越是厲害的人,往往就越是謙遜,不是虛僞,只因爲他們都太明白“天外有天”的樸素真理。

然而我自己都不清楚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一個習慣:即使是讀不懂的書,我也一定會讀完。在許多方面都經常半途而廢的人,在讀書這件事上竟然有難得的耐心和堅持,這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於是我開始意識到,那些讀不懂的書,都在告訴我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它們就是我目前的認知邊界了,跨過這一步,就是當下的我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新奇世界。於是內心忽然產生出一種“跳出舒適圈”的欣慰。雖然這話本身並不完全正確,也絕對不是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在讀書這件事上,以我多年的經歷來看,的確還是可以不折不扣遵照執行的。

後來我發現“讀不懂也要讀完”這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些書會無意間在你腦子裏埋下一顆種子。等到將來某一天你再次對同一個問題產生了疑惑,你可以再把這本書翻出來,隨着人生閱歷和閱讀經驗的提升,說不定你就讀得懂了。要是過了很久都沒有對此再產生疑問,那麼要麼是對於這個問題你已經找到了書籍之外的解法,要麼是它對於當下的你根本就沒那麼重要,以至於你都已經忘了,既然已經不重要,忘了就忘了吧。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找出來發現還是讀不懂,那也沒關係,“讀懂我所遇到的每一本書”,本來就是閱讀者的一大妄念,原本就不該有的。

但是如果你因爲讀不懂這本書而又去找了更多相關的書來讀,並且由此拓展了知識面和眼界,甚至解決了你當前的疑惑,那又何嘗不是一件閱讀路上的賞心樂事呢?

所以直到今天,我的閱讀習慣裏依然保留着這一條:讀不懂,也必須讀完。正所謂,自己選的書,跪着也要讀完,這是獨屬於讀書人的有始有終,也是我自己的小小偏執。需要提醒的是,能讀原版的還是儘量讀原版吧,特別是外文書籍,因爲有些書之所以讓人覺得雲裏霧裏不知所云,的的確確就是翻譯者水平太次的緣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