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故事描寫的共同點

剛剛看完一本小說,思緒不能一下子從小說中抽離,心心念念想的還是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和自己的感慨唏噓。

在這樣情景下,我選擇了看視頻,電影或者電視劇來過度一下。於是,今天刷完了四集電視劇《簡•愛》。

還能想起多年前閱讀小說時,簡在冥冥之中聽到羅切斯特在呼喚他,這確是實事。我當時就被震撼了,兩個相愛的人真的會有心靈感應嗎?

不過,作爲媽媽,我確實對我的孩子有心靈感應。孩子小時候快生病時,我就會夢到不好的情景。這就是心靈感應吧。

看完電視劇《簡•愛》,我發現小說中講故事的一個共同點:

主人公命運轉折會替作者表達出他想要的觀點。比如《簡•愛》傳遞了一種不唯出身論的觀點,善良之人即使經歷多重磨難也終得好報。簡和羅徹斯特之間的愛情也是純潔的不受出身影響的崇高愛情,所以他們最終獲得幸福。

《我和我的命》中作者要傳遞給讀者這樣的觀點:做一個平凡又普通的人也是偉大。

方婉之的命運轉折正好體現這個觀點。

另一個體會是:即使故事中只有一個主人公,也會安排其他配角故事協助完成作品觀點。

《簡•愛》中用忠誠的傳教士簡愛的表哥來襯托羅徹斯特這個人的真實和鮮活。

《我和我的命》中用李娟的命運協助方婉之的命運一起表達作品觀點。

這樣纔不會讓故事和人物顯得單薄,會更豐滿,立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