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学习的三个阶段——自由之路笔记(43)

1. 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进阶,无非三个阶段,或者说,处于不同阶段的人,处于不同的境界:

1)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2)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3)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2. 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掌握了一项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把这个技能教给别人。

3. 这世界上有半数的人,即便有人手把手教,也学不会 —— 只因为自己不动脑子……在这么小的事儿上都不会动脑子,别的事儿就不用提了。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动脑子呢?得到的答案多半会是:怕麻烦。

4. 我们在谈到“落后”的时候,就有很多读者表示了焦虑。但实际上,仅仅解决“怕麻烦”这一条,就可以甩掉80%的人了。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或者几辈子)都没有进步和成长,并不是因为任何的天分或者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在面对简单事情的时候,总是愿意说出类似的话: 我知道应该这么做,但这实在是太麻烦了 。

5. 所以如果下一次再遇到任何“麻烦事”,大家也不妨想一想:我是想要麻烦一小会儿?还是想要麻烦一辈子?

6. 必须想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才有可能大幅度进步的根本原因。虽然书、教程,也有质量差异,也有胡说八道的,但这就是考验你能力的地方:

1)你有没有心思去寻找、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教程;

2)你有没有能力甄别书籍、教程的质量好坏;

3)你有没有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书本中的知识……

7. 走入第三个阶段(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实在是太难,教别人走入第三个阶段,不是不可能,但也确实很难。第三个阶段中的重点是这样:

- 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技能;

- 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儿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 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

-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相信自己一定会通过践行而进步;

- 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

- 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 绝对不能跟笨蛋斗气,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生命……

8.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

9. 你脑子里的概念多了之后,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若是你脑子里有用的概念寥寥无几,他们之间有什么连接价值啊?就算有连接,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呢?没有这些“意外的连接”,我们又怎么可能碰到“意外的惊喜”呢?

10. 最基本的“选书方法论”不过是“选择著名出版社出版的、 再版次数多的、 重印次数多的书”。

11. 你必须自己琢磨出自己的路径和跨越方式 —— 这恰恰是衡量你能够进入第三个阶段(或称“境界”)的判断依据。以后你进入投资领域之后,你就明白了,“自己的路自己走”这么七个字构成的简单句子,首先深入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其次,这是投资的终极原则之一;最后,更为重要的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上加难。

12. 在第三个阶段里有过哪怕一次成功,后面就“开挂”了,你会发现你就没什么不敢学的 —— 很幸福;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 更幸福;学会的东西没有什么是练不好的 —— 不能更幸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