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力學效應

        現實中,有個詞彙“虛擬”,原意是指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實際事實的指稱,也可以指稱設想、文學故事、虛構等等。這種特徵實質是一種信息化特徵的抽象思想轉化成仿真具體事件過程,如果僅在一個個人大腦內的存在,那隻能是個人想象;如果變成文字或者現代信息化平臺客觀化“想象”,那麼就會對現實社會產生實在的物理性質作用。這種“虛擬”對現實相對於人腦主觀的實際“仿真”構建,會對現實客觀世界產生實在的物理作用,也是語言實在性質的必然。比如謊言可以實際作用於人,對人的客觀物理行爲產生作用,這就是說,語言是一種物理性質的力學作用過程。

        信息化時代,語言的信息性質,跟計算機裏的信息物理過程沒有本質的不同,那麼,信息物理的過程與非信息物理的過程之間,僅僅只是作用過程的差別,而沒有本質的不同。在社會中,不同性質的語言性質具有不同的規則定義,比如合同,契約等等;政策法規等等,都屬於實在的語言信息,而絕非虛擬的,同樣的,證券市場,自己信息類交易市場,同樣都是實在的,絕非虛擬的東西。這樣一來,那麼我們的經濟學中,那個虛擬經濟是何意思呢?這個虛擬一詞濫用,會導致怎樣的後果?有人思考過沒有?

        語言,對現實的作用是實在的,力學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祈使句,指令性質明顯具有力學效應。其他語句,也會產生對人的作用,比如通常所說“造謠生事”,“妖言惑衆”等等,都具有力學性質。力學性質就意味着語言是行爲類,是一種行爲。語言行爲不僅只作用於現實,而且作用力還可以穿透時空,作用於未來。作爲社會記憶載體,語言行爲對未來的作用,常引發社會爭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